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张亚中:胡六点目标 建立和平框架

http://www.CRNTT.com   2009-01-23 00:29:34  


张亚中认为,“胡六点”主要诉求是两岸建立“和平框架”。
  中评社台北1月23日电/台湾竞争力论坛日前举办“台湾应如何看待‘胡六点’”研讨会,著名政治学者、台湾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亚中担任引言,发言如下:

  一、胡六点的目标:希望建立两岸和平框架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先生发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讲话,其时代意义在于:第一、作为一篇纪念《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的谈话,有其历史高度的需要;第二、做为未来工作方向的指导,因而也需有其务实考虑的必要。“胡六点”必须要放在这两个脉络下去解读。前者是“胡六点”所揭橥的原则,后者是“胡六点”对未来两岸走向所发出的讯息。

  这一篇胡锦涛先生讲话谈话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传承历史、肯定过去、未来方向。有关未来方向是这次谈话的重点,以六点提出胡锦涛的对台政策大纲,包括:(一)、恪守一个中国,增进政治互信;(二)、推进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三)、弘扬中华文化,加强精神纽带;(四)、加强人员往来,扩大各界交流;(五)、维护国家主权,协商涉外事务;(六)、结束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

  在“胡六点”中,有三点涉及政治议题,经济、文化、社会议题各一点,显示这是一篇以政治为基础文件,简单来说“政治为纲、其它(经济、文化、社会)为目”,或可称为“一中为纲,其它为目”(胡锦涛先生的“一纲三目”)。愈到后面,愈为重要,如果我们将“胡六点”做一个历史定位,那么可以将其看成是以推动“两岸和平框架”、“两岸和平协议”为目标的一份历史文件,也就是将两岸关系的发展放在中国大陆“和平发展”的战略架构中来思考。

  二、核心议题:“要”与“坚持”

  “胡六点”中有“原则的坚持”与“可有的妥协”,也有“要”与“让”的部分。“要”与“坚持”的部分分别在第六点与第一点。

  “要”的部分在“胡六点”的第六点,胡锦涛表示,“两岸可以就在国家尚未统一的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展开务实探讨”,也就是在统一前,两岸可以一个过渡的政治关系,“和平协议”可以视为未来“政治关系”的法律框架;“原则的坚持”部分在第一点,即这种特殊情况下的政治关系必须以胡六点中的第一点“恪守一个中国”做为基础。换言之,“一个中国”是“和平协议”所有讨论的基础。“一中各表”式的“搁置争议”很难出现在一份具有纲领性的文件中。“胡六点”称“两岸复归统一,不是主权和领土再造,而是结束政治对立”,“复归统一”一词显示中共将两岸定位为内战所遗留的问题,未来不存在着“先独后统”的问题,这也与台湾主张“搁置争议”在法理上略有不同。
 


【 第1页 第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