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化大观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陈丹青:我的名声反倒连累了木心

http://www.CRNTT.com   2013-04-03 12:31:17  


知名画家 陈丹青
  中评社北京4月3日讯/3月31日下午,“文学史的另一种可能”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这也是国内高校首次就已故作家木心的文学创作及学术思想进行研讨。木心的学生陈丹青、曹立伟,人大文学院教授程光炜、杨联芬,北师大教授张柠以及批评家李静、陇菲等12位专家学者参与了讨论。对于张柠早前提出的“对木心评价过高”的观点,陈丹青首次作出回应。

张柠:不能简单地退回到古典中去

  日前,文学批评家张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木心评价过高”,一石激起千层浪。作为“另一种声音”,陈丹青特意将张柠请到现场。

  张柠坦言,因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生态的恶劣,他原本并不想赴约。但最终“被丹青先生的真诚打动了”。他继而又说,“丹青先生外表温文尔雅,但是目光中分明透露出野蛮人的光芒。这是我所喜欢的,我非常欣赏狄德罗的一句话,‘批评家就是在丛林里游走的野蛮人,他朝着路上文明的团伙喷出毒针。’”张柠笑言,自己一直以“丛林的游走者”自居。

  “大众传媒如此重要的阵地,学者也应该出来说话。”谈到前段时间在媒体上对木心的评论,张柠表示是受报社编辑“反覆刺激”才没憋住。他将近年在大陆广受欢迎的台湾文学以及木心的文学归为“轻的文学语言”。张柠担心,因为这类带有中国古典韵味的“轻语言”会给年轻一代读者形成错误的印象,即“古典就是好的,现代的是不好的”。张柠认为,现代文学传统的普及、传播至今仍不够。他举例说,现在中文系研究生对新诗的阅读能力还“很不着调”。“我们要充分地吃透(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而不是简单地往后退到古典中去。”对于《文学回忆录》,张柠则表示自己还没读,一定会补上。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