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国民党两岸政策乱象丛生有解吗

http://www.CRNTT.com   2022-09-08 00:13:07  


 
  2、党中央政治权威急剧下降,对地方诸侯控制能力不足

  国民党一直以来的政党文化特征之一就是习惯于政治强人主导,通过党中央的政治权威控制地方势力,当然这与国民党在党国体制之下的政治结构有巨大关系,但随着步入民主化社会,国民党中央垄断政治资源的局面被逐渐打破,政治强人不再,加之马英九之后,国民党失去执政权,在几次选举中接连败选。在民进党不断追杀之下,庞大党产资源也被冻结,面临严峻的财务危机,行政资源锐减而又失去金脉的党中央根本无法有效控制国民党地方势力。党中央政治权威急剧下降,两岸政策很难被地方无条件接受,在选举社会面前,地方诸侯都为了选举利益,对民意有争议的政治主张避而远之,“九二共识”本是国民党处理两岸关系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但诸如新北市长侯友宜、台中市长卢秀燕等地方诸侯总是避而不谈,刻意躲避,与党中央保持距离,其他人有样学样。党内深蓝势力与本土势力势如水火,针对两岸路线双方势力相互龃龉,党中央政治论述荒腔走板,避实就虚,政党内部对政治路线都无法达成基本共识,如何让支持者信服跟随?最终导致总有不同杂音出现,党中央一锤定音的时代已然一去不复返,极度弱势的党中央,根本难以整合全党战力。

  3、传统意识形态论述与现实社会的矛盾导致政党动员能力的失败

  国民党作为近代史上的一个典型的民族主义政党,长期以来是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视为圭臬,其中国民族主义(或中华民族主义)当是其最重要的核心意识形态。国民党到台湾后,两蒋时期尚能坚守民族主义立场,不断维护国家主权与追求国家统一。但是国民党去台以后也同时进行“反共”教育,即使到现在,由于两岸敌对状态没有解决,“反共”的思维仍盘据在不少蓝营人士的认知中。张亚中指出,“反共不反中”的思想,也反过来对国民党很多人产生了影响,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国民党,有不少人不愿意谈“统一”或“中国”。〔18〕随着台湾内外形势的风云突变,国民党的中国民族主义立场不断衰落,在台湾民族主义的多重冲击之下,加之李登辉对国民党的自杀式改造,导致国民党一方面无法适应台湾社会急遽变化的台湾主体意识猛烈发展的民意变化,另一方面在党内也出现新旧意识形态相互争锋的混乱状态,最终引发国民党政党动员能力的不断失败,既无法有效动员蓝营支持者,也吸引不了年轻选民,当然国民党在年轻选民中支持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与国民党政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以及政治竞争对手的恶意操作密切相关。最终呈现为,国民党内主政者不断宣扬所谓“维持现状”,对于两岸统一忌讳莫深,直接引发了岛内支持两岸统一的深蓝民众的不满,也逐渐使得大陆对其是否仍然坚持追求两岸统一的政治立场充满疑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