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中评智库:台湾如何规避“被战争”

http://www.CRNTT.com   2022-08-28 00:03:25  


乌克兰从“亲俄路线”转向“亲欧美路线”,成为俄乌冲突之导火线。
  中评社香港8月28日电/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博士、佛光大学公共事务学系副教授柳金财在中评智库基金会主办的《中国评论》月刊7月号发表专文《论俄乌冲突对台湾之借镜与启示》,作者认为:乌克兰从“亲俄路线”转向“亲欧美路线”,成为俄乌冲突之导火线,尤其亲西方乌政府宣称参与欧盟及加入北约组织,引发俄罗斯安全疑虑,从而采取“先发制人”之“特别军事行动”。同样的战略思维逻辑,也可类推适用在东亚地区,台湾恐成为美国印太战略设计下“另一个乌克兰”。当台介入中美霸权战过程,镶嵌至所谓印太战略架构成为美遏制陆的“马前卒”,反使台被绑架在印太战略战车上。从民族主义立场、地缘经济及政治需要来说,台湾对外战略应从“抗中保台”、“联美抗中”失衡思维,转向“友美和中”均衡战略,方能规避“被战争”风险。文章内容如下:

  壹、前言

  乌克兰从传统“亲俄”转向亲西方之外交路线,试图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欧洲联盟,在美国支持下逐渐实现“脱俄入欧”转变。然北约是军事联盟组织,曾与苏联为主的“华沙公约组织”(华沙组织)相对抗;乌克兰曾是苏联成员国,民族主义与俄罗斯相近,且其领土及主权与俄存在盘根错节关系。北约势力东扩,改变乌作为欧俄间缓冲地带角色。乌试图运用“联欧美抗俄”战略,不仅让俄认为国家安全遭威胁,更视乌悖离斯拉夫民族主义及传统兄弟盟邦关系;且自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为拉拢乌克兰在经济援助方面已投注高达数千亿美金。

  自俄乌战争爆发后,从北约、美国仅提供给乌克兰武器、训练人员及贷款、物资资源角度来看,并非派兵协防,这不仅可避免直接与俄罗斯军事冲突,也可藉俄乌战争由乌克兰箝制俄罗斯,耗损俄之国力与拖垮其经济。乌克兰在苏联时期即是联合国成员国,位属欧俄战略缓冲之地位,在地缘政治上有其不可替代重要性。这种战略缓冲国角色,若能采取衡平而非“一边倒”外交路线,或可得到最大的国家利益。在苏联崩溃解体冷战结束后,以原苏联为主华沙组织国家已解散,但北约组织国家不仅未解散,反而东渐扩大吸纳原华沙组织国家,导致俄罗斯加深其国家安全遭受威胁之认知。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