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 
中评智库:国民党两岸政策乱象丛生有解吗

http://www.CRNTT.com   2022-09-08 00:13:07  


 
  随着过去长久支持国民党的中老年人逐渐凋零,台湾的选民结构也正在转变,国民党要争取中间选民、年轻选民的支持显得更加迫切。然而国民党的致命伤正是缺乏对年轻族群的吸引力,因此国民党也不断寻求年轻族群的支持。但是在近几十年的“独化”教育与“反中”宣传之下,相当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年轻人极易被政治动员起来,这与国民党主张的坚持“九二共识”的两岸政策主张有着内在的对立性。在民进党营造的“反中保台”、崇尚“美式自由民主”价值观的民意结构下,国民党为了想尽办法迎合该群体,也不断宣扬所谓“亲美保台”“对抗共产制度”等声调。然而台湾学者杨泰顺指出,国民党最大问题是太迷信中间选民与年轻族群,国民党应以各项政策争取社会各个利益团体支持,例如用“九二共识”争取台商支持,而且不该跟民进党喊18岁投票权。〔25〕如果国民党一味顺从这样的民意结构,想尽办法撕掉绿营扣上的所谓“亲中反美”标签,这样的手法很可能得不偿失,一方面年轻选民与中间选民对国民党内斗不断的厌恶,以及国民党“世代交替”陷入停滞的不满,都将导致该群体不一定会买国民党的账,另一方面国民党还会得罪传统深蓝选民以及渴望两岸和平发展的经济选民,将导致其政治动员能力进一步下降,政党支持基础也将会不断萎缩。

  (三)国民党误判形势丢弃两岸政策优势,将更加深陷被绿白势力左右夹攻的窘境

  国民党之所以处处担心如果坚持“九二共识”的两岸政策会使台湾民众逐渐抛弃自己,导致在选举中继续失利,使得国民党政治势力不断萎缩,从而使得民进党可能走向“一党独大”的“自民党化”,但这种认知显然是一种误判形势。国民党之所以数次遭遇败选,归根结底是由于其自身面临的党内恶斗成风、政党组织涣散、核心价值缺失、世代交替困境等诸多结构性矛盾,最终导致失去民心,尤其是失去青年群体的支持。当然,民进党恶意操弄两岸民意对抗,通过不正当手段抹黑对手等对选举结果也造成极大影响。可以说,国民党之败绝非因为坚持“九二共识”。〔26〕

  那么从岛内社会政治结构观察,民进党的“自民党化”是否有可能?民进党在蔡英文2016年上台执政以来,政治势力突飞猛进,岛内蓝绿政治板块逐渐向绿大蓝小的格局方向发展,尤其是2020年“二合一”选举过后,再次掌握“行政”“立法”大权的民进党延续了全面执政的态势,在野的国民党以及一众小党根本无力形成有效制衡,现在民进党只剩地方势力未能掌握绝对优势,故而其企图通过地方选举一举掌握全台政治资源主导权一直是未竟之功。民进党试图效仿日本自民党实现一党独大的长期执政的野心昭然若揭,但是否可以遂其所愿则有待商榷,目前看来尚十分困难,原因在于,日本与台湾的历史传统与社会结构差异较大,从而其社会分歧也较为不同,台湾社会蓝绿二元政治结构是由历史发展的长期结构性矛盾所形成,虽然近年有不断弱化趋势,但蓝绿意识形态严重对立所引发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之巨大差异,最终导致的统“独”矛盾短期内不会消失,甚至会随着“独”派一方的强力压制,引发统派一方的激烈反弹,故而壁垒分明的蓝绿选民结构,即使会有松动,甚至蓝营板块不断萎缩,但依然短期内不能改变此种社会政治结构,而这是日本社会所没有的现象。日本自民党之所以可以实现一党独大长期执政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一点是目前日本国内的大背景并没有因任何政策或战略产生特别强的对立分歧和左右翼意识形态尖锐对立的现象,日本政坛主流政治势力并不存在显着的政治分歧,而且这些自民党的主要竞争对手几乎都是从自民党分裂出来的政治势力,二者的意识形态、选民基础、政治结构差异并不明显,双方政治差异更多是一种政策立场上的不同。故而,民进党想要一举压制国民党,实现一党独大的政治格局难度很大,虽然国民党目前深陷结构性困境之中,发展势头令人堪忧,但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国民党过去依靠所掌握的丰富行政资源,形成的“二重侍从主义”体制,笼络了大部分地方派系,近年来即使地方派系势力在不断式微,但在短期内势力依然不可小觑,因此国民党在地方选举中仍有一定优势,甚至在地区领导人选举中仍有奋力一搏的筹码。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第9页 第10页 第11页 第1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