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资源品市场化改革恰逢其时

http://www.CRNTT.com   2014-11-02 09:07:36  


  中评社北京11月2日讯/近来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加快践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思路。考虑到当前通胀水平整体较低、能源供给相对宽松的有利局面,加快推进资源品领域市场化改革恰逢其时。与此同时,完善税制、统一监管、打破准入等配套措施也需要协调推进,通过政策组合拳实现市场化改革最佳效果。

  中国证券报发表瑞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文章称,一直以来,中国资源产品基本上采用成本加成定价的方式,然而,这样非市场化的定价方式其实弊端明显,其不仅忽视了市场供求和竞争因素的影响,有悖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改革方向,而且忽视了外部性因素,不利于资源的节约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甚至会制约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具体来看,首先,传统的资源品价格决定方式反映了市场在该领域定价机制上的缺失。众所周知,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市场化改革方向。一年以来,包括金融改革、财税改革、国企改革等重要领域都在加快推进。而资源产品领域,由于一直以来政府对部分关键性资源价格仍实行指导价,难以真实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间接地造成资源消费生产行为的扭曲,同样也需加速调整。

  其次,非市场化定价的负面效应凸显,环境污染再度成疾。近几年,华北区域环境污染严重,持续雾霾天气严重损害了居民健康与城市印象。而其背后实际上折射出资源价格和税收改革滞后,长期低价格、低税赋的能源财税政策造成资源过度使用、环境压力不断加大的现实。

  再有,价格信号失灵更有碍于经济结构调整。由于资源性产品价格扭曲使得生产成本不能在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价格信号失灵又使企业生产方式的选择偏向,由于粗放型增长模式始终占有成本优势,经济结构调整难以通过市场力量推动。若仅从能源结构来说,当前煤炭占比过高,清洁能源占比过低也与此相关。一直以来,天然气进口价格要普遍高于国内售价,天然气企业整体亏损便是制约清洁能源加大使用,能源结构有效调整的重要因素。

  如此看来,未来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仍需要不断深化,特别是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确有必要。惟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决定作用,并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自发进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