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探索香港的大发展战略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0-03-03 11:27:22  


香港行政区划地图
  中评社北京3月3日讯/光明网《光明观察》栏目今日刊发评论员李健的文章“探索香港的大发展战略出路”,文章表示,“概括起来,我们要再造两个九龙半岛面积的西部新填地出来,稍微向西移动一下香港城市重心,让香港再谱写新的篇章。”其内容如下:

    一、香港今日的辉煌是怎样写就出来 

  香港是现在中国领头的一哥城市,是中国经济列车的火车头!这是一个世界级、超巨型的国际大都市!香港现在的陆地面积只有1092平方公里,但是现在的人口已经超过700万之多。单位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是世界最高的城市之一,每平方公里六千二百八十人。香港为什么聚集了这么多的人口?

  我们先回头纵向看看今日的香港火车头以往走过的轨迹,就会明白香港的繁华与人口众多的由来。早在明朝初期,香港就开始成为东西方国家之间货物交易转口的中国历史最早的商埠。

  到清朝中晚期的1842开始,香港率先脱离大清帝国的落后的、封建主义农耕经济和中式封闭政治,开始实行先进的、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和英式开放政治。香港成为自由港,自此,香港走上了转口贸易之路,时间长达100多年。到上世纪中叶,香港就成为欧亚之间货物转运最繁忙的港口城市。应该说转口贸易养大了香港城!这段晚清与民国时间,许多大陆的中国人和部分的英国人陆陆续续地移居到香港。

  1950年开始,中国介入朝鲜战争,美国夹联合国"天子"对中国大陆实行了长达30年的贸易禁运,香港成为一港独大的中国大陆通往世界贸易的唯一通道,中国30多个省市的进出口货物都要经香港出入。香港开始长膘。香港做转口贸易得心应手,同时腾出手来应付当时世界市场对劳动密集型工业的需求,大举进军工业化之路。香港经济结构开始转型,展开转口贸易和制造业两条腿跑路。

  香港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富裕,吸引了许多珠江三角洲的贫民冒险跑来香港求生路。

  1970年,才20年的时间,身强马壮的香港在当时世界石油危机压力下又开始向经济多元化迈进,交通港口业、金融业、服务业和房地产业迅速发展,多条腿跑路,促使香港经济开始起飞,向着世界级都市伦敦、纽约和巴黎等城市追赶看齐。香港又一次经历经济结构大转变。

  同时期,大陆人来香港的偷渡潮从来没有停止过;还有大批越南人强渡香港的难民潮。

  1979年,还不到10年的时间, 中国大陆向世界宣布改革开放,美国应声解除对华的贸易禁运,香港一港独大的地位开始动摇,危机来临之际,头脑善变的香港人就抓住机会,纷纷把工厂北移到深圳为首的珠江三角洲,腾出空间来发展其他产业。香港人创造了一种新型工业经济模式,就是南店北厂"三头向外"的独特经营模式:香港天然资源贫乏、人力及租金成本高涨和本土市场细小,好在香港人目光远大,及时建立将原料、生产和市场三头向外发展,香港把整个珠江三角洲变成自己的工厂区,把全世界当作自己的市场,当然包括中国大陆市场!香港经济爆发出前所未有膨胀力!

  这期间香港政府主动出台了吸引中国内地的优秀人才和腰包粗壮的"财人"移民香港的特惠政策,许多高才生、留学生出身和富商出身的大陆内地优质人口人纷纷来港定居下来,大大提高了香港人的质量和数量。(香港政府现在每天允许150个名额的内地居民单程移民抵港,每年就有54750个内地人口流入香港定居。这个政策已经实施十多年了,一直没变。加上许多中国留学生归国滞港,每年移入香港的内地人口已经超过七万个之多,还没算自然增长的人口数量。)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