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探索香港的大发展战略出路

http://www.CRNTT.com   2010-03-03 11:27:22  


 
  现在香港的经济总量,大大超过现在东南亚的新加坡国,也相当于现在泰国或马来西亚国的国家经济总量,甚至可以媲美欧洲一些中小型国家,香港不愧为珠江口的一块份量超级的大金砖!香港曾经是亚洲四小龙的龙头大哥之一呢。新加坡国素以"城市国家"着称,那么,比新加坡国份量重得多的香港当然就是一块金光灿灿的"城市煌国"啦!

  经济越来越繁荣,聚集居住香港的人群越来越多。香港版图的空间利用到了极至。

  香港"北大门"的大开后,经过三十来的飞速发展,随着香港制造业北迁大陆,香港北部新界的铁路沿线地带,即大围至上水一带的各城区发展也随之"水涨船高",都纷纷由一个个小村、小镇膨胀为分量相当的链条市镇城区。用以满足容纳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港九铁路沿线地带的城区的不断"增肥涨高"使得整个香港的城市重心向北漂移了很多!

  香港的一大隐形问题又冒出来了!香港是弹丸之地,地少人多,而且人口越来越多。人口不断增长的,相应的容纳地块空间并没有随之增长。而且香港政府采取长期不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香港现在人满为患!作为经济火车头的香港,下一站怎么走?

    二、香港发展空间要向西部寻出路 

  香港人要索取更多的生活空间,出路无非两条:一是朝垂直上方的高空发展;二是向水平方向的海洋填土延伸。

  向高空发展,屏风楼的环保问题令到香港城市排放的乌烟障气撩绕群房楼山不去,香港的空气素质大大下降。所以香港的 "石屎森林"不能再向高空伸长。

  向海洋延伸索取更多的空间,这是香港人的老套路。上个世纪初开始到现在的整整一百年来,香港一直在填海:西九龙的新填地、新界的昂船洲半岛、葵涌九个国际货柜码头、南九龙的尖东、东九龙的启德旧机场和红勘;还有香港岛北部大片的地块,中环、湾仔、铜锣湾和北角等城区市中心通通都是填海而来的,全港已发展土地 , 约有四千公顷是填海得来的。

  可以说今天的香港就是填海得来的!但是,奇怪的是香港人的思维长期以来只是局限于维多利亚海峡的两岸地带,难怪有人担心:有一天过量的填海会使维多利亚港变成维多利亚渠!

  笔者认为香港可以继续走老套路,填海!以索取足够的发展空间。但是填海的思维要走出维多利亚海峡的局限。香港过去的填海工程,一直是小打小闹,昨天东填一块、今天西堆一块,明天南补一块。这是零敲碎打的高成本取地法,缺乏全局和长远的发展眼光。

  经过笔者多年来的实地考量和研究,笔者认为应该考虑在香港第一大岛的大屿山岛东部进行大块地的一次性填海,填出两个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或者是填出相当于三个赤鲡角新机场的陆地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