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江西法院启用信用承诺机制
http://www.CRNTT.com   2022-08-10 13:48:43


 

  为此,乐平法院组织申请执行人、被执行人与承租人达成三方协议,由承租人每月从租金中转付10万元给予申请执行人,直至建材公司剩余款项全部付清。建材公司向法院作出信用承诺,请求法院解除冻结账户,用于缴纳工人社保,幷承诺积极配合履行协议。法院决定给予建材公司3个月的信用宽限期。

  “感谢法院给了企业喘息的机会,重新修复了我们与承租人的信用关系,也加强了申请执行人对承租人的信任。我们将努力复工复产,早日履行完相关义务。”建材公司负责人刘某说。

  “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对于执行法官来说,就是要让执行措施成为企业守法尽责的‘紧箍咒’,让信用承诺机制成为企业化解危机的‘减压阀’,让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成为企业纾困解难的‘助推器’。”乐平法院院长饶赟如是说。

  江西高院执行局副局长吴群告诉记者,按照有关规定,被执行人虽然符合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条件,但存在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被执行人具有主动履行意愿且提供相应担保、被执行人确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不可抗力因素暂时无法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等情形时,法院可依申请或依职权给予其宽限期。宽限期由合议庭审查决定,一般不得超过3个月。宽限期期间,如果人民法院发现被执行人拒不配合法院执行或虚假承诺,可缩短宽限期,幷立即将其失信信息予以公布,同时对其予以信用惩戒。

  该机制助推企业由“要我履行”变为“我要履行”,目前,全省法院已有820家企业在宽限期内主动履行了义务。

  信用修复——让失信企业“造血”

  “被联合惩戒的日子真不好过,我们无法顺利办理贷款融资,无法参与项目投标,也很难获得上下游企业的信任,尤其是疫情期间,融资困难甚至威胁到了企业的生存……”今年1月12日,江西某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某拿到信用修复证明书后,如释重负地说。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