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预制菜赛道,“火候”如何拿捏
http://www.CRNTT.com   2022-10-20 16:05:28


 
  今年8月下旬,预制菜“有点咸”“钠含量过高”等问题曝光后,引发消费者热议。一些超低价预制菜产品的售后负面评论,也集中于“包装简陋”“小作坊生产”“三无产品”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认为,预制菜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一是企业资质问题,一些预制菜商家资质不全,甚至没有资质,在后厨加工预制菜,设备不达标,食品生熟不分离;

  二是储存风险,预制菜送达消费者后,难以迅速分门别类处置,区分冷冻、冷藏等;

  三是一些预制菜信息不全,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等都未标注清楚。

  “另外,对于预制菜的安全隐患,很多人都关注食物的储藏运输,却忽略了预制菜原材料的来源问题。预制菜食材的新鲜度、安全性问题需得到重视。”朱毅说。

  针对预制菜行业新出现的一些情况,行业各方正在酝酿推动制定行业标准和有效监管办法。目前,中国烹饪协会、广东顺德、山东潍坊等协会和地方,已经出台了多个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机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基于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呼吁、建议,监管层正在进行预制菜产品监管、标准建设的相关调研和工作部署。未来拟从生产过程标准、食品安全标准、营养健康标准、监管监督办法等方面对行业进行规范。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想要解决预制菜行业的技术和品质问题,既需要产业端不断推进创新升级及产品迭代,也需要资本助力整个行业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