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罚站罚跑不算体罚!惩戒权能让老师腰杆子硬起来吗?
http://www.CRNTT.com   2019-10-10 21:30:08


  课堂上,学生调皮捣蛋,老师该怎么管?

  在“70后”“80后”的记忆里,老师还是会严肃对待,扔粉笔头、罚站、办公室谈话……总有一招儿能治得了皮学生。但对于今天的老师来说,管起来就有些束手束脚了——批评不敢说太重,罚站不敢罚太久,毕竟如今的孩子脸皮太薄、心里脆弱,倘若引来家长不满,学校多半会选择处理老师来息事宁人。

  但这样“不敢管教”真的好么?近些年,这个问题引发了不少人思考。今年7月,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意见,明确教师的教育惩戒权。日前,广东在全国率先尝试用立法赋予幷细化老师的教育惩戒权。比如,规定学生违纪,可由家长陪写检讨书;针对一些违规行为,老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罚站罚跑”。

  尽管这一条例才刚刚提交初审,但引发了舆论的普遍关注,教育惩戒正面临着因噎废食的尴尬是公认的事实。“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仅从这些古语就能看出,“严”是中国人对老师的基本“人设”。这不是说,当老师的人天生脾气不好,而是因为严格严厉乃教学的必须。

  求学路上,虽不乏喜悦,但更多是艰辛,而人都有惰性,能否学有所成的一大关键就在于学生对抗惰性的能力。这个意义上,严师无异于一股外力,帮助学生约束自我,进而在学业上努力。出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许多道理学生本人想不通,导致了师生矛盾的诞生:一边是“老师管你是为了你好”,一边是“我不听,我不用你管”。

  双方发生冲突时,何谓合理的管教,何谓不当的伤害?长期以来,这一界限模糊不清。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不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道德上,都占据天然的制高点,常常导致老师进退两难,在自保心理下,不管成了最“讨巧”的方式。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