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智囊阔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 
郭震远:钓鱼岛聚中日战略利益冲突

http://www.CRNTT.com   2013-12-10 00:32:38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中的影响和作用,是受到普遍关注的问题。美国不顾中国(包括台湾)的强烈反对,在1971年6月与日本签订的“归还冲绳协定”中,以归还“施政权”的方式把钓鱼岛“归还”日本。美国的这一动作,直接导致了钓鱼岛问题的发生。2012年7月以来,在日本政府坚持推进钓鱼岛“国有化”,钓鱼岛问题严重激化的形势下,美国国务卿、国防部长及其他高官一再宣称,日本享有“钓鱼岛”的“施政权”,因此如钓鱼岛发生冲突,将“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的规定”。这被视为,美国在当前严重激化的钓鱼岛争端中对日本的支持。但是,对美国的相关立场和政策,还须有更深入的认识。2012年7月以来,美国对于钓鱼岛问题的官方正式表态,始终强调对于钓鱼岛主权归属“不持立场”,并且以不同方式几次公开表达了,对日本所采取的激烈动作的不满。这些表明,在钓鱼岛问题上,美国对日本的支持是有限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其实美国有着自己的目的。已经可以判断美国的主要目的是:

  第一,争取把钓鱼岛问题保持在美国可控的状态,在基本保持亚太地区稳定的基础上,巩固美国在该地区的领导地位,这是直接的目的。

  第二,在进一步强化美日同盟的同时,也不对中美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形成明显的不利影响,从而更加突出美国在中日之间,以及在亚太地区的主导作用,这是更长远的目的。

  总之,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和政策,明显偏于支持日本,但也对日本有所限制。实际上,美国的相关立场和政策有不可忽视的调整空间,这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钓鱼岛问题和与之直接相关的中日关系的前景,不仅中日两国高度重视,而且亚太地区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都十分关注。在钓鱼岛问题已成为牵动中日关系全域的问题的形势下,首先重点处理钓鱼岛问题,并且以钓鱼岛问题的缓解带动、促进整个中日关系的改善,将是正确、可行的选择。处理钓鱼岛问题并不是彻底解决中日的领土主权归属争端,这在相当长时间内都是不可能的,而是“降温”,即减少对抗,这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承认并保持钓鱼岛问题的现状,而不是“恢复原状”,是实现减少对抗的前提和基础。在2012年9月野田政府对钓鱼岛“国有化”之后,以及中国作为反制,实现公务船进入钓鱼岛领海巡视常态化之后,钓鱼岛问题已经不可能恢复之前的所谓“原状”,而只能以此现状为基础,争取对抗不进一步增多、激化。实现对抗“降温”很困难,但有可能性,关键是中日双方都须承认、接受现状,承诺保持而不改变现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第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