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罗天昊:北京天津为何冷脸相向

http://www.CRNTT.com   2013-05-01 09:55:24  


 
  相对长三角诸城市之间的互相促进,京津冀经济区却互相制衡,天津没有向西北对接北京,而是南向海洋,同时河北亦在海洋与天津争雄。由此,京津冀的经济总量,在全国经济的占比逐步下降,无法与长三角和珠三角比肩。

  未来,京津冀一体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彼此的错位发展。北京产业转移基本完成,留下高端产业与文化产业,服务业。天津拥有北方第一大港,且土地资源丰富,发展制造业尚有很大空间。未来大型制造业,高新科技产业,均有巨大提升空间。按照天津目前的发展速度,十年内总量追上北京并不难。而河北,则可重点制造业,承接北京和天津的产业。

  在国外的很多城市,都建立了诸如市场联合办公会之类的平级协调机制,但是,京津之间,却难以协调。北京和天津都是直辖市,最高长官,都高至中央政治局,如此,能协调京津关系的,至少得设置为副总理级,目前显然不现实。

  而在京津之间,必须找到一个人第三方,成为连接两大巨头之间的载体。由此,河北的作用开始凸显。北京的产业转移,主要就是惠及河北,首钢搬迁到唐山的曹妃甸,只是一个开始。

  2010年7月,京冀签署《北京市、河北省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京冀合作。当年10月,河北方面圈定了13个县市成为环首都经济圈城市。并在后来更新为“环首都绿色经济圈”,

  2011年,也是河北方面出头,在廊坊举办了京津冀三方的合作会议。如此,则北京和天津不用争谁是老大,河北的梯子,京津的面子。

  未来,如北京向东南发展,打通北京东南部,河北廊坊,天津西部区域,则可新崛起一个延绵上百公里的庞大城市带,由此形成一条轴线,京津冀连为一体,再加上天津连接滨海新区,与河北的黄骅,唐山等隔海相望,未来,北京和天津的人口都将达到2000万,再加河北,京津冀人口总量可达1亿,京津冀城市群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中,将更为险要,在全球城市群中亦罕见。

  (罗天昊,和讯专栏作者,主要研究国家、城市与企业的竞争战略,产业经济与商业模式,其研究成果曾被美国智库引用。曾为长江商学院高级研究员。现为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