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文章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罗天昊:上海哪点比北京强

http://www.CRNTT.com   2013-02-06 10:51:47  


“首堵”北京  
  中评社北京2月6日讯/京沪争雄,相持百年。上海被称为“中国第一大城市”,从经济上而言,上海确为中国内地最大城市。不过,从传统上讲,作为首都,北京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天命之城。

  根据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海和北京分别称为中国人口第一和第二大城市。2012年末,北京常住人口为2069万。上海常住人口是2347万。就面积而言,北京市总面积比上海大一倍有余,人口比上海稍少,但是,说到首都,风传为“首堵”,为何同为大城市,上海的堵车情况,要远远好于北京?

  一叶落而直天下秋,堵车背后,是两个城市不同的发展模式。

  北京堵车的根源,并非仅仅在于道路规划,而在于发展的不均衡。

  2011年(2012年数据还不全面,暂以2011年统计),北京总产值约16000亿。北京各个区中,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东城,西城六区的产值超过11000亿,占北京总产值的四分之三左右,而其面积,却不到全市面积的8%,也就是说,北京的城区经济产出效率,大约是郊区的30倍。其中,产值最大的朝阳区,其产值超过3000亿,而产出效率最高的西城区,总产值达到2100亿,是延庆的大约30倍,而其面积只有延庆的约四十分之一,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效率足足高出1000倍左右。

  城区与郊区差别的过大,固然使中心城区产生了聚焦效应,但是,也造成了郊区的塌陷。由于城市中心经济力量的集中,北京的资源基本被城区掌握,如此,人口亦主要被城区吸附。目前,北京市区总人口超过郊区总人口。城区的人口密度,十倍于郊区。

  在此情况下,工作机会都集中在城区,北京成为一个分裂的城市。大量的人口,拥挤在中心城区的弹丸之地,各种人均资源,都非常低下,此外,还有大部分人是在城区上班,而散居在通州,昌平,房山,大兴,顺义等郊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睡城”。而这些散居在郊区的人口,其白天的活动,仍然需要占用城区的资源,道路交通,亦是如此,在北京,每天下班时间,往通州方向的车辆,从来都是黑压压一片,连绵数十里。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