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让减刑和司法腐败绝缘
http://www.CRNTT.com   2020-09-16 16:34:09


  郭文思,何许人也?他曾因大学里杀害女友被判无期徒刑,之后屡屡“立功”、9次减刑为83个月;但出狱才7个多月,就因在北京一家超市内不戴口罩产生纠纷,将一名七旬老人殴打致死。9月13日深夜,北京市纪委监委、北京市委政法委、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司法局、北京市监狱(戒毒)局密集发声,通报了对郭文思案的调查结果。

  郭文思案,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其出狱后再度行凶的恶行,而且更是9次连续减刑背后的“暗箱操作”。这让人联想到曾震惊一时、今年被处以极刑的孙小果,有人甚至将郭文思称为“孙小果第二”。

  无论是郭文思还是孙小果,其减刑路径都细思极恐,背后折射出的是权钱交易,是将灵魂交付魔鬼的人间失格。从程序上而言,他们的减刑看似合法合规;但在具体环节上,由于个别人钻法律空子,为其“开路”的行为令人发指,反映出个别执法机关的制度和管理漏洞。

  比如,郭文思之父通过给予钱财的方式,打通了包括监区指导员、监狱长、中级法院办公室副主任等环节,为郭文思安排担任多个有利于减刑的岗位工作,为其违规申报幷裁定减刑。孙小果的继父则利用担任昆明市五华区城管局局长的便利,徇私舞弊,请托法院庭长等,为其申诉再审立案及审理提供帮助。更为奇葩的是,相关人员还为孙小果包装出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特长”,为其减刑创造条件、提供帮助,使孙小果3次受到违法减刑,出狱后再度犯下累累罪行。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法律底线。但一段时间以来,个别案例反映出“有权人”“有钱人”被判刑后减刑快、假释及暂予监外执行比例高、实际服刑时间偏短等现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严重损害了司法公信力。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