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文萃大观 ->> 政治与历史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5G打开虚拟现实的想象空间
http://www.CRNTT.com   2021-01-11 15:31:58


 
  虚拟现实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极大拓宽现有边界,为各行各业增值增效,并引发全新的应用场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增强和虚拟现实中心教授蔡奕渔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未来VR设备可直接捕捉人的思维和感官反应,甚至在形态上可直接与人体结合,比如像隐形眼镜一样直接接触眼球,从而将人体现有的功能增强。”

  在虚拟现实硬件设备逐步完善的同时,内容和应用的缺乏仍是制约行业普及的一大瓶颈,弥补生态短板、打造产业链成为当前虚拟现实行业的发展关键。

  “虚拟现实全面应用,离不开全面强大的算力服务支撑。”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洪添曾表示,随着新技术的发展,VR已经变得触手可及,在游戏、直播、仿真等众多领域开始落地,并不断向制造、医疗、教育、智慧城市等领域渗透,产生各类创新应用,推动VR新时代的到来。这就要求计算、连接、应用能够获得更大的支持,需要更智慧的计算、联接、应用。

  微软(中国)首席技术官韦青认为,包括VR在内的一系列新兴技术,最难的就是落地。想要破除“难点”,应努力做到“虚拟”与“现实”相结合,尤其是“现实”部分。“我们要仔细梳理一下,什么样的行业、流程、内容能够被数字化(虚拟化),然后引进算法和计算能力,将‘虚拟’与‘现实’结合起来。”

  有专家指出,面对长时间使用VR设备可能产生的眩晕不适感、VR领域优质内容持续产出的瓶颈,应该思考如何培育符合市场期待和社会要求的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

  行业人才缺口较大

  VR+游戏、VR+展览展示、VR+智慧文旅、VR+视频……这一切VR技术的美好应用场景,都有赖于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的策划与开发。当前,虚拟现实领域的人才缺口较大,急需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予以支撑。2020年人社部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16个新职业信息,其中“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备受关注。教育部也已将“虚拟现实技术”专业划入工学门类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