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军情网 ->> 军事热图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印加强防务合作各有盘算
http://www.CRNTT.com   2020-11-04 16:50:08


 
  其二,与俄争夺印国内军火市场,挤压俄印军贸空间。近十年来,美逐渐放宽对印军火出口管制,P-8I远程反潜机,C-17、C-130J运输机,AH-64武装直升机等一系列美制武器陆续装备印军,美对印军售总额从2008年近乎为零,蹿升至2019年的160亿美元(约合1070亿元人民币)。在协议框架下,美有望通过“信息节点置换”,将印方的军事和信息通信等关键产业链纳入“美式体系”,为确保持续对印军售并最终取代俄罗斯成为印海外军购首选增添砝码。

  印未放弃“不结盟”

  对于此次签署的协议,印度政府出于本国利益诉求,也有自己的盘算。众所周知,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生成与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己方的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以及对相关武器操控平台的精确指挥与控制能力。借助该协议,印军能够有效弥补自身在地理空间态势感知能力方面的不足,及时将各种信息融入印军现有作战指挥体系,以提升通信装备和制导武器的精度,短期内达到“战力倍增”的战术效果。

  此外,利用美方急于拉拢印度制衡地区大国的焦躁心态,印度意图“借船出海”,减少实施“东向战略”的外部阻力。目前,印度已与日本和澳大利亚签署相关物资劳务与后勤保障协议,深度融入“四国安全对话”机制的意图已现。

  不难看出,印度签署《地理空间合作基本交流与合作协议》,更多是出于提升自身军事实力和扩大地区影响力的考量。印度独特的地理区位和文化传统及其固有的外交理念,决定其不会轻易改变“不结盟”立场,美拉拢印度对抗地区大国的企图未必得逞。

  来源:中国国防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