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新个体经济“破茧”:开辟就业新空间
http://www.CRNTT.com   2020-08-20 10:24:26


 

  王建明认为,让好政策落地,首先需要注意积极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创造潜力,调动社会各界推动创新的积极性和创新活力。要探索触发式监管机制,建立包容审慎的治理规则,给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创造更大发展空间和展示舞台。要完善壮大相关引导、配套政策,利用利率、贷款等金融手段激活消费市场活力,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朱山建议,首先要加强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的区域合作机制,不仅要加强城市群之间技术、创新、人才等方面的合作,而且要探索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的协同路径,深化区域间和区域内部创新发展互助机制,推动网络消费、平台消费、智能消费等需求持续释放。

  其次,政府应强化规范和引导,通过有效的政策工具组合设计释放政策红利,引导平台价值与公共价值相互协同,以治理目标共融、主体共生、资源共享、机制共建为指向寻求最大公约数和最佳平衡点。

  最后,数字安全已成为国家、社会乃至全人类面临的问题。数字社会是一种生态系统,政府、平台、企业、居民、媒体等都是系统参与者,需要形成以国家治理为核心,行业自律、平台治理和社会监管等广泛参与的立体化治理体系。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