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世界抗疫,从“遭遇战”进入“持久战”
http://www.CRNTT.com   2020-06-23 00:28:48


  中评社北京6月22日电/世界抗疫,从“遭遇战”进入“持久战”

  来源:人大重阳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疫情经济影响与对策”课题组(课题组组长:王文,执笔人:贾晋京、卞永祖、张婷婷、张梦晨)

  当“北京新发地”成为疫情新发生地的符号,朋友圈“被黄渤刷屏”。演员黄渤的一段感叹表演:“怎么又开始了?这没完没了吗?”被冠以“此刻北京人的心情”标题成为“爆款”。这或许反映出,人们在心底更愿意相信疫情会在短期内成为“过去式”,非常难以接受“第二波”来袭的现实。

  然而,假如疫情不会那么快就“过去”,而是长期存在呢?是否有可能像流感那样不定时“来一波”?又或许,面对很容易变异的病毒,疫苗的有效范围可能远不及想象?这些,都是不能不考虑的现实可能性。

  疫情之初,抗疫是一场“战役”,而当病毒蔓延数月,蔓延各个大洲,感染人数超过800万人,传播速度仍不见缓,甚至在西方引发经济危机、种族矛盾、社会动荡……世界抗疫就不再只是一场“战役”,而是一场“持久战”。正如《论持久战》的核心思想所揭示的那样,持久战是社会全面参与其中的持久对抗。目前,世界抗疫已从“遭遇战”转为“持久战”,必须调整“战略”,全面评估应战之法。

  一、世界抗疫五个月来的三大认识误区

  世界抗疫是人类与病毒之间的战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知己”先于“知彼”,只有知道自己存在什么薄弱环节、战力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在面对病毒时,人类一方普遍存在三大认识误区,成为导致局面被动的根本原因。

  误区一:低估病毒影响力。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初,许多人将“非典”作为参照系来预想此次新冠病毒的影响力。然而,2020年才到6月,新冠病毒已在全球导致800多万人感染,超过45万人死亡,相比之下,2003年的“非典”历时8个月,导致的全球感染人数为8422人,其中919人死亡。两相比较,可以说,新冠病毒对人类健康带来的冲击力已超过“非典”的1000倍,且还在恶化!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第6页 第7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