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社评:2020台湾民意“钟摆效应”的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20-12-11 00:01:07


 
  从历次大型全岛性选举结果中,外界往往得出台湾政治生态、民众政治认同“蓝消绿长”态势不可逆的论断。诚然,从台湾政治体制转型和地方政治生态流变的角度看,“蓝消绿长”确实是台湾民主化以来的“大周期”特征。然而,因有选举和任期制的存在,在“大周期”之下,台湾政治和民意仍然存在着往复运转的“小周期”。换言之,台湾民意的“钟摆效应”在今年初步显现,可以视为今年岛内政治生态的一大重要变化,也给我们观察和把握现阶段岛内政局和两岸形势带来三点启发。

  第一,民进党利用外部因素煽动民粹、通过制造和升高两岸敌对,来掩盖对内施政问题的伎俩,已经被岛内主流民意看破。去年绿营政客打“香港牌”一时兴起、看似顺风顺水,但此后民进党“假援港、真吸血”的面目暴露出来,乱港“手足”被用之即弃,绿营炮制的“KH(高雄)撑HK(香港)”文宣沦为岛内网民笑料。不仅如此,不久前刚落幕的美国大选,更是让全力押宝特朗普、藉机炒作“两岸脱钩”的绿营无比尴尬,越来越多的民众厉声质问:为了所谓“抗中”,民进党还要逼老百姓吞下多少毒猪、核食?故今后民进党企图再操作外部因素的难度、阻力势必明显加大。

  第二,绿营一度得心应手的“网红+网军”的社交媒体时代“胜选方程式”,其正当性、合法性已经遭到岛内主流民意最强烈质疑。2018年败选后,民进党扭转岛内政治颓势的“奥秘”,莫过于采取更强悍、更蛮横,但渗透性、精准性更强的“网络认知战”,取代传统竞选的宣传动员模式。一边是网红“置入性行销”,另一边是铺天盖地的网军“洗版”,苏贞昌更是通过夸张的“图卡”加强了所谓“有感施政”。不过,随着岛内媒体揭发绿营横跨党政媒的“网军产业链”内幕,“有政府、会作图”的戏谑逐渐在台湾社会传开,绿营在网路世界“三人成虎”的伎俩正在逐渐破产,近年来岛内政治“脱实向虚”的倾向或有所减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相关专题: 中评社社评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