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对日美安保同盟关系的维系与革新。对于日美安保同盟关系的处理,含石破茂在内的日本多届日本首相的态度与作法,往往具有矛盾性。譬如,石破茂一方面尖锐性地声称安保条约是“非对称双边条约”,日本作为独立国家,在大多数场合对美军驻地的军人军属没有警察权,这有些像中国过去被迫接受的列强“治外法权”,从而要求修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另一方面,石破茂在实际层面的政治与军事政策,并非弱化,而是延续“安保三文件”,以建立“对等同盟关系”、“对等驻军”等创新的概念和方法,继续强化日美同盟。
当然,“治外法权”“对等同盟”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表达出了日本民众对驻日美军的真实的态度和不满。石破的共情,既是其争取选票的方式之一,也代表了他一定的真实意愿。但是,其行为策略为何又不秉持真实意志?这似乎是日本在摆脱美国的从属地位这一问题上,长久存在的矛盾与无力感的体现。毕竟,美军基地在日本的庞大存在及其对日本政治经济的深度控制,远非个人英雄主义的领导者可以在短期和常规状态下完成的。
囿于日美安保体系的坚固捆绑,日本的政治野心,往往只能在维系该体系的基础上做有限努力,从而在政治表达上呈现“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奇怪面貌。石破茂上台前后的部分表述就有明显差别,需要对其“实的一面”和“虚的一面”加以区分。其有关要到美国属地关岛进行“对等驻军”的言辞,可能只是呼应或配合美国战略调整的一种新型方式。因为不久前,美国从琉球群岛等地撤离了数万军队至关岛,有意加大对第二岛链的防守。
其三,历史反省的不彻底与日本军事野心的复活隐患。虽然石破茂在上任后宣布不会参加“靖国神社秋季例行大祭”,但10月17日,他却向靖国神社供奉了名为“真榊”的祭品。这让本来对石破茂心存好感和期待的诸多中国民众大失所望。石破茂以“小祭”代替“大祭”的做法,从积极层面看,是他在运用政治平衡技术,既照顾到右翼情绪,又在一定意义上表示出其对参拜靖国神社的否定态度,释放了在历史问题上与邻国缓和关系的小信号。但其消极意义更明显,至少说明日本的政治圈层,始终未进行彻底的历史反省,未完全心甘情愿地同军国主义切割,没有完全形成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与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