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专家观点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马超:从“港版国安法”看港台工作思路之变
http://www.CRNTT.com   2020-06-17 11:18:36


 

  如今深圳社会主义示范区,海南自由贸易岛,等等,将可以分化的功能都分化掉,没你照样活得好好的。所以,这在告诉香港,不要拿着国际地位和劳苦功高逼宫。当然,我们并不否定香港在内地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的招商引资贡献,但是随着内地的日渐开放,香港的国际地位和跳板作用,日渐下降也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

  再看台湾。从这一点上来讲,台湾占据了技术和制造业的优势,特别是台积电在芯片方面,似有对华为卡脖子的态势。华为占台积电的营收比重也很大,仅次于苹果。中美关系紧张之下,有人把台积电拒绝承接华为订单成为美国放出的一个绝招。

  好在内地还有半导体大厂中芯国际。据传其已经开始在跳过10纳米制程而研究7纳米的试产,虽然需时可能会漫长,但是在危机之中,也算因祸得福,让我们知道技术研发的重要性。
三是经济上,无形的手到有形的手。

  香港一系列事件证明,百姓对港府失去了信心。港府的执政能力受到严重的怀疑。特别是大是大非面前,中央必须使用有形的手,只依靠港府回天乏力。如果基本的社会秩序、安全生活不保,天快要塌下来的时候,中央再不出手,不知道香港经济还会倒退多少年。

  香港有4000多家中资支撑经济,这是回归以来深耕细作的结果。但目前,笔者认为还不够,还可以更多一些。特别是在民生和就业的领域,比如吃的用的,能让港人每天看每天吃,就是最好的爱国教育。

  在台湾,基本没有中资,大多数依靠国民党的机构和公司。大资产阶级为主的国民党,基本上成了民进党的推手和奶嘴。将大部分大陆给予台湾的红利通过民进党的奶嘴给予百姓,特别在南部。经济上,中资或者民营企业可以多布局台湾,比如农业、大数据等相关领域。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