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中评关注:做生意无关政治 贸发局欢迎台商
http://www.CRNTT.com   2019-04-09 00:16:23


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中评社 张心怡摄)
  中评社香港4月9日电(记者 张心怡)香港贸发局研究总监关家明昨日接受“台湾媒体粤港澳大湾区联合采访团”采访时表示,贸发局作为一个中间平台,十分欢迎台商来香港投资,“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与政治无关。”

  有记者问到高雄是否能够发展湾区经济?对此关家明表示,各地情况不同,需因地制宜,高雄发展经济不一定非要采取大湾区模式。

  谈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关家明表示,日前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内容虽然还不是很细致,但有提出整个大湾区的发展主方向,在人流、物流、交通流等方面都有涉及,例如大湾区内城市的不同分工。规划出台后,也与过去滞留性的民间推动有一定区别。

  “香港在整个大湾区内最大的特色就是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高。”关家明指出,香港这些独有优势都与“一国两制”密不可分。例如香港交通基建的特色是侧重市场力量推动,有别于内地在基建方面的发展。

  “但大湾区内有很多城市在电信、电子商贸等方面比香港做得好,所以大湾区建设不是将‘一国两制’变为‘一国一制’,而是要融合各城市的特色和长处。”关家明说。

  除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外,台媒对“一带一路”倡议亦有关注。关家明就海外华人透过贸发局加入“一带一路”相关话题回应记者提问时再次强调,香港的特色是国际化。关家明提到,全球仅有一个非首都城市比香港的使馆多,不同国家派驻香港的商业代表也很多,这说明香港在国际性商业方面功能很强。他希望华人利用好贸发局这个平台,更进一步加强彼此联系,也欢迎海外企业透过贸发局参与到“一带一路”中。

  香港贸易发展局是于1966年成立的法定机构,负责促进、协助和发展香港贸易。贸发局在世界各地设有50个办事处,其中13个设于中国内地,致力推广本港作为双向环球投资及商业枢纽。香港贸发局通过举办国际展览会、会议及商贸考察团,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开拓内地和环球市场的机遇。

  “台湾媒体粤港澳大湾区联合采访团”8日启程,由台湾中评社社长俞雨霖率领,台湾中评社、中视、中天、TVBS、八大电视台、寰宇新闻、工商时报、联合报、中国时报、旺报、今日新闻等台湾媒体参加联合采访。7天行程将途经香港、澳门、深圳、广州等地,着重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建设发展、广东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广州台商台企现状,与粤港澳等地的自然人文风光。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