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大陆对台贸易壁垒调查:背景、内容及影响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3-07-20 00:25:02


台湾当局对与大陆的贸易一直采取限制性措施
表1:台湾地区禁止大陆产品输入的类别及数量分布情况
  中评社╱题:“大陆对台贸易壁垒调查:背景、内容及影响分析” 作者:周小柯(北京),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教授

  【摘要】大陆启动对台贸易壁垒调查是台湾地区长期单方面限制大陆部分产品输入的必然结果,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两岸贸易正常发展。解决台湾对大陆贸易壁垒问题有磋商解决、台湾当局主动取消不适当限制、大陆被迫采取适当的反制措施三条路径。磋商解决最有利于两岸经贸关系行稳致远以及台湾经济可持续发展,但建立在两岸两会协商机制从停摆状态回到正常前提下;台湾当局主动取消不适当限制最为简便,有利于两岸贸易正常化、便利化,也有利于台湾经济的长远发展;大陆被迫采取适当的反制措施,意味着两岸贸易可能进入摩擦期,尽管有利于两岸贸易从单向让利回到正常化,但不利于其朝便利化方向发展,也不利于台湾经济的重新振兴。

  2023年4月12日,商务部发布《关于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宣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对外贸易壁垒调查规则》(以下简称《调查规则》)有关规定,决定自当日起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涉及产品达2455项。本次调查表面上看似出人意料,实则是台湾地区长期单方面限制大陆部分产品输入的必然结果。本文旨在阐明本次贸易壁垒调查的背景、所涉及领域、调查程序和主要目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判其对两岸经贸关系和台湾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以期对于理解贸易壁垒调查本身,以及对今后以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式推动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一、贸易壁垒调查的背景

  (一)台湾地区对大陆的贸易限制措施有悖WTO非歧视原则

  2001年12月11日,大陆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第143个成员;次年1月1日,台湾地区以“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简称“中国台北”)名义正式成为WTO的第144个成员。两岸相继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关系兼有一般性和特殊性。一般性在于,两岸作为WTO的成员,与其他WTO成员相同,均需遵循WTO的基本原则;特殊性在于,两岸是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两个单独关税区,两岸贸易是跨海关关境的跨境贸易而非跨国贸易。

  台湾当局对与大陆的贸易一直采取限制性措施。自1988年8月起,台湾地区逐步开放大陆物品进口。初步开放后,在农业产品方面,采用正面列表方式办理;在工业产品方面,自1996年7月实施负面清单措施。1998年4月1日起,由农、工产品正负两表幷列的办理方式,改为依“台湾地区输出入货物分类表”办理。根据台湾地区经济事务主管部门2003年7月21日修正的《大陆物品之输入管理规定》,“台湾地区输出入货物分类表”在“输入规定”栏列有“MW0”代码的为“大陆物品不准输入项目”,列有“MP1”代码的为“大陆物品有条件准许输入项目”。而根据台湾地区经济事务主管部门新近公布的《大陆物品不准输入项目汇总表》,目前仍有2460项大陆产品被标注“MW0”代码,即被禁止出口到台湾。

  (表1:台湾地区禁止大陆产品输入的类别及数量分布情况)

  非歧视原则是WTO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其核心要求是,任何成员在贸易中对另一成员不得给予不适用于第三方成员的优惠性或歧视性待遇。台湾地区在加入WTO之前,对大陆物品实施进口限制无可厚非,但在加入WTO后尤其是目前加入WTO已经超过20年的情况下,仍禁止数量众多的大陆产品出口至台湾,纯粹是为了限制而限制,与WTO的非歧视原则背道而驰,毫无正当理由可言。台湾中华农企发展协会副秘书长、农业专家林裕纮表示,以棕榈油为例,只要来自大陆,就以“MW0”规定禁止输入,严重违反WTO无歧视原则,是一种贸易壁垒。①

  (二)两岸两会制度化协商联系机制持续停摆

  上世纪90年代初,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两岸两会”)分别在北京和台湾成立,受权处理两岸有关事务幷开展工作性商谈。1992年11月,两岸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后被台湾学者苏起称为“九二共识”。②

  在“九二共识”基础上,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时任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了“汪辜会谈”,达成了包括《两岸联系与会谈制度协议》在内的4项协议,建立了两岸制度化协商与联系机制。汪辜会谈后,两岸进入对话、协商时代。③特别是2008年5月以后的近8年时间内,两岸两会在“九二共识”共同政治基础上,先后举行11次领导人会谈,签署了包括《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内的23项协议,幷达成一系列共识,进一步提高了两岸交流合作的制度化水平。

  然而,民进党当局自2016年5月上台以来,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不断抛出歪曲、否定“九二共识”的谬论,严重破坏了两岸交流交往的政治根基。④由此,两岸两会协商与联系机制被迫中断,迄今停摆已经六年多。

  上述第一点是大陆启动本次对台贸易壁垒调查的内在原因,第二点是辅助性的影响因素。若无第一点中的客观情况,就没有启动贸易壁垒调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第二点中制度化协商联系机制的中断,使得两岸无法开展官方层面的沟通交流,进一步使得两岸交流合作中遇到的诸多现实问题,如这次浮出水面的贸易壁垒问题,无法通过充分的沟通协商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规避或及时解决。

  二、调查所涉及领域、程序及主要目的

  (一)大陆被台湾禁止输入产品所涉及领域

  《大陆物品不准输入项目汇总表》2460项产品中,除5项军用产品外,其余2455项产品的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农副产品共1066项,占43.42%;其次是五矿化工类产品(含矿产品、化工产品、石料、陶瓷、玻璃、贵金属、贱金属),共648项,占26.40%;接下来是纺织类产品,共416项,占16.95%。这三类产品合计2130项,占86.8%。机械电机类产品是第四大类,共139项,占5.66%;运输工具(民用)及有关设备是第五大类,共138项,占5.62%。此外,还涉及个别的塑胶及其制品、光学、医疗仪器、木材、纸制品等产品。

  可以看出,台湾地区禁止大陆输入的产品主要是与衣、食、行相关的农工产品以及一些基础性工业产品。禁止这些产品进入可以起到保护既得利益及保护落后的作用,但却以牺牲台湾居民和大陆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利益为代价。对台湾居民而言,若大陆产品可以进入,会带来更丰富且更多元化的选择,从而改进提升消费者福利;然而,现实情况是禁止,由此限制了台湾居民作为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福利提升。对大陆相关行业和企业而言,台湾生产的同类产品可以进入大陆市场参与竞争,但自己生产的产品却被禁止进入岛内,因大陆市场竞争程度提升和岛内市场空间被限制进入而遭受利益损失。

  (二)调查程序

  1.立案调查前期工作:申请人申请和商务部审查

  因为台湾地区禁止大陆产品输入的领域主要是农产品、五矿化工产品和纺织品,对大陆相关行业和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3月17日,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和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向商务部提交了贸易壁垒调查申请书,请求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商务部收到申请人申请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和《调查规则》有关规定,对申请人资格、申请书及相关证明材料进行了审查,认定符合相关规定。

  2.立案和调查

  商务部4月12日发布的《公告》,即表明已经正式立案。《公告》中明确,自公告之日起,就台湾地区对大陆贸易限制措施进行贸易壁垒调查,调查期限是6个月内,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至明年1月12日。目前,该案正处于调查过程中。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