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岸三地以多种方式举办“汪辜会谈”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比较受关注的有两场:一是4月28日在北京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和海协会举办的“汪辜会谈三十周年座谈会”,二是5月12日在上海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上海东亚研究所和台湾旺报共同主办的“纪念汪辜会谈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稍早之前的4月26日,台湾海基会在台北也举办了一场名为“纪念辜汪会谈三十周年——回顾与前瞻”座谈会。我们今天在香港举办的这场论坛,是两岸系列纪念“汪辜会谈”三十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今天讲的“汪辜会谈”,是指1993年4月27日至29日,由大陆海协会会长汪道涵与台湾海基会董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的会谈。这场会谈实现了1949年以后两岸双方第一次以受权民间团体名义举行的高层会谈。双方签署了四项协议,开启了两岸制度化商谈和两会联系与合作的序幕,标志着两岸关系发展迈出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汪辜会谈”后,在20世纪90年代两会先后举行了20多次不同层级的商谈,起到了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作用。2008年5月,两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商谈,至2015年,两会11次会谈签署了23项协议,达成诸多共识,实现了两岸交流互动的一系列突破,构建了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在众多领域建立了两岸交往与合作的规范,解决了两岸同胞关心的经济、社会、民生等问题,推动两岸关系向纵深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