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时报专栏作家衣冠城(中评社 束沐摄) |
中评社上海5月17日电(记者 束沐 海涵 李子宁)日前,中国时报专栏作家衣冠城在“纪念汪辜会谈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表示,辜汪会谈在相互包容与默许下,各取所需,求同存异,让这历史性的会晤,留下成功的记号,成为日后两岸交流的典范。
衣冠城说,后冷战格局的变化是辜汪会谈的舞台背景设定。苏东共产政权瓦解,原本中国对美国的联中制苏的战略价值顿失,美国也正在重新评估对中政策。两岸都利用这个历史机遇,追求战略自主的最大化。在两岸交流实务层面,大陆开革开放与台湾开放探亲后,两岸交流密切,特别是台商赴陆投资的经贸往来,需要制度性的规范与保障,有待公权力的介入。基本上,辜汪会谈在相互包容与默许下,各取所需,求同存异,让这历史性的会晤,留下成功的记号,成为日后两岸交流的典范。
衣冠城表示,辜汪两人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儒雅风范让这次会面不仅具有高度的政治象征意义,也提高到了文化的层次。这样的文化高度的确难以企及,却是未来两岸交流中不可或缺的基调。辜老与汪老都有民族屈辱与残酷战争的体验,更有共同的文化语言,让两人不但有追求两岸和平的初心,也有心领神通对话顺畅的默契。
衣冠城认为,当前,在中美对抗的挤压下,两岸的战略转圜的空间受到限制。“台湾经过三十多年的民主化与本土化,台湾人民的文化认同与国族认同也产重大的转变,更加限缩了台湾的战略空间,内外变化成为台湾面对的新时代与新世代的双重挑战。”
此次研讨会由全国台湾研究会、上海东亚研究所、旺报(旺中媒体集团)共同主办,由上海海峡两岸研究会、上海市台湾研究会联办,支持单位为上海太平洋国际战略研究所。这是疫后两岸交流逐步恢复以来,由两岸相关机构共同举办的、规模最大的线下两岸关系学术研讨活动。中评社就此次在上海举行的“纪念汪辜会谈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表述的观点作全面深入的报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