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4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国际合作是探秘太空与攻克新冠的共同“密钥”
http://www.CRNTT.com   2020-04-27 07:06:06


 
  中国知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月之繁,无处不用到数学。”而数学属于基础科学。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大到浩瀚的苍穹,小到新发的病毒,存在太多的未至之地与未知之谜,只有大家摈弃意识形态的偏见、种族主义的歧视,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携手攻克人类面临的每一道难题或课题,才能既化解疫病突袭的生存危机,又领略到星辰大海之美。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站得高、看得远的航天人自有一种天地情怀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比一些散播“政治病毒”的政客更明白这个道理。疫情之下,中国的“天问一号”任务与“揽星九天”标识、美俄宇航员携手升空给一些国际政客树立了榜样:少些抹黑诋毁,多些开放合作,以科学的态度探求真知,造福人类,方为正途。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