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整份《施政报告》有提及“八大中心”的发展,“八大中心”正正就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十四五”规划所要求香港的定位,所以在这方面要做大量工作。二十大的报告和会议内容提及支持香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和解决长期的深层次矛盾,你可以看到我整份《施政报告》亦充分以习近平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作为施政蓝图,在“四点希望”及青年发展方面,我在整份《施政报告》都有着墨和跟随方向,这正正就是回应和符合二十大的精神。
你提及在“抢人才”方面的成效,我对此有信心。为何呢?香港本身就有吸引力。我刚才提过,我们过去没那么积极,但仍有很多人才来港,撇开二○一九年后疫情期间,当香港和世界都是正常的时候,我们的竞争力、输入人才方面都非常满足到香港的需要。为何可以这样呢?因为我们有很多优势,包括我在《施政报告》提及香港名列多个第一位,本身固有优势,这些都是吸引力。现在无论什么理由,疫情亦有影响,但我们经历了由乱到治、由治及兴的关键期,我们除了自身优势,亦多了很多新机遇,再加上我的新手段──出去招揽人才,我们未做过的,例如成立一个投资有限公司──这是未做过的。我们对产业现在亦有积极的政策,帮助某些产业,亦因此在体系政策方面,建立了不同层次针对企业、人才、及其对香港的效益而设立的政策。因此我认为,能达到我这个“抢人才”的目标。香港的竞争力是很好的。
你问香港将会有多成功呢?首先,我刚才说我们本身已有竞争力和吸引力,香港真是“有麝自然香”,但我们不应该以此态度,反而要出去告诉他人,我们有很多优势。在这个情况下,我有刚才所说的新工具,包括很多计划延长了海外人才来港(的机会),不需要他们找到工作才来,以前需要他们找到工作才来港。我们现时亦将“雷达”扩阔至(招揽)高端人才,因此在外面招揽人才(的成效)可以跨大很多,再加上有不同手段,这些手段很多是度身订做,我对于吸引人才有信心。有关我的政策目标,大家可以看政府政策措施那本书,我们订了每年要招揽35 000位人才。我个人认为应该可以达到,我亦相信如果不断有其他发展,更能吸引超过35 000位人才。
记者:你好,特首。首先想请教有关“香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现时无论是《施政报告》,或是从你的讲辞中都只能理解到就是汇合了一些资金,其实会否像新加坡的淡马锡,已运作了40多年,目的是希望以一间公司管理所有资产,然后在香港投资一些项目。我们的做法会否一样?目标是一年投资多少?是否希望在香港孵化不同的独角兽?其后会否不需再投入公帑而做到自负盈亏?
第二个问题,在整份《施政报告》中看到,刚刚特首亦有提及,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督导组、北部都会区也会有相关的委员会,以至有其他不同的办公室,会否有越来越多小组、督导委员会,导致有架床迭屋的架构出现?例如《施政报告》提到说好香港故事,将赞助1 000名海内外的领袖来港——我们早上曾向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和商务及经济发展局查询,但他们都说不知情。其实这些小组若永远由司长负责的话,政策局只能等候司长的指令,最后会否因快得慢?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