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5日 星期六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香港政治 ->> 综合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黄埔人:香港回归 走对了路
http://www.CRNTT.com   2022-06-28 14:43:11


    中评社香港6月28日电/今年7月1日恰逢香港回归祖国25年,在香港,有一批既在港英时代生活过,也经历过香港回归全过程的“黄埔人”。这些来自香港黄埔军校后代亲友联谊会的“黄埔人”深深感到,香港回归的路走对了方向。“一国两制”是史无前例的社会制度,一路走来风风雨雨,甚至有时风高浪急,但雨过天晴后细想,香港回归的安排的的确确是令香港的变动最少,香港人得到的好处最大,香港未来发展的前景也最灿烂。

    一国两制 道路正确    
  
    1997年6月30日深夜到7月1日凌晨,“黄埔人”站在维多利亚海旁,看着驻港部队的军车一辆接一辆开进威尔士亲王大厦,这意味着驻港英军终于下岗,解放军开始上岗。凌晨0时0分,“米字旗”徐徐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香港正式回归。但香港没有变,皇后大道还是皇后大道,维多利亚公园还是维多利亚公园。法官们还是戴上英式的假发,警队的乐队还是穿苏格兰裙子吹苏格兰风笛。喜欢喝一盅两件的港式早茶的人们还是一早蹲茶楼,喜欢牛奶面包加煎蛋的则到西餐厅。香港市民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衣食住行,一点也没有改变。回归前,不少,经商的“黄埔人”担心银行的存款贬值了、自置的物业降价了,但这些都没有发生,反而觉得机会更多了。 

    任何一件事情总有两面性,“一国两制”是全新的社会体制,需逐步摸索及完善。随后的金融风暴袭港,禽流感、沙士病毒、楼市下跌、负资产等事件接踵而来,香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此时,回归的好处越来越凸显出来,强大的中央银行做香港的靠山,私人资本也不再如之前毫无顾忌。六百万的港人有十三亿同胞的经济腹地支撑,自由行、CEPA等惠港政策接连出台,内地企业纷纷到香港上市,“深港通”、“沪港通”也便利了两地,香港一举成为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随着粤港澳经济大湾区的提出,香港进一步融入内地大市场,香港的经济发展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