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方敬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刘佩怡语中评:金门模式不可能形塑 何因?
http://www.CRNTT.com   2024-08-01 00:29:28


 
  金门案告一段落,普遍认为对缓解两岸关系有所帮助,甚至有讨论创造“金门模式”的可能性,刘佩怡对此表示,要称金门案的协商结果创造出两岸交涉的“模式”,言之过早,应该说是民进党政府在两岸关系日益紧张之下,处理两岸争议事件摸索的过程,顶多是个案获得解套,很难套用到处理整体两岸的问题。

  刘佩怡指出,金门案虽然两岸双方已达共识,但值得注意的是,先前陆方提出4个诉求,包括“道歉、赔偿、真相、究责”,目前只有道歉、赔偿有初步共识,其他并未真正解决,因此目前的共识仅是针对事件延宕至今,两岸双方折衷下得出的结果,两岸关系仍有许多变数无法掌握,因此金门案不太可能形塑成一种“模式”。

  刘佩怡说,当前两岸的问题并非仅涉及渔船碰撞,甚至今年7月发生的澎湖籍渔船遭陆方扣留等问题,即使都是海上争端,但与金门案的性质又完全不同,所以金门案落幕,并无法推论到澎湖案,同时也未必适用于金门胡姓钓客遭扣留案。

  刘佩怡提到,可以观察出,这次两岸双方对协商层级的设定,两者大不同,大陆方面虽然协商人员具有台港澳办的身分,但却是以泉州红十字会的名义来金门交涉,台湾方面却是“海巡署”、陆委会站在第一线,层级上产生落差,显然大陆方面不打算将协商定调为“官方对官方”,即使台方感觉上希望以两岸官方立场谈判,可是陆方只愿意以民间立场,代表本次协商只是就个案,并非通案制度化协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