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方敬为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李其泽语中评:中法合作或转动中欧关系支点
http://www.CRNTT.com   2024-05-09 00:45:57


 
  李其泽提到,法国则是希望中国能发挥影响力,调停俄乌战争,法国认为如果乌克兰被俄罗斯打败,欧洲安全将受到极大威胁,且这将导致欧洲秩序的崩解破坏。从马克龙的角度出发,希望中国影响俄罗斯,也希望在这次元首会面的过程中达到这个目的,然而,最后双方的联合声明并未涉及到这点,证明中法双方并未改变立场,中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和立场并未因此发生变化。

  他说,虽然在俄乌战争等涉及军事安全、政治议题,中法并无共识,可是在经济贸易的合作上是乐观的,马克龙提到,需要中国的庞大市场,不要有保护主义或类似美国的贸易制裁。习近平也相呼应,抨击美国贸易制裁和破坏自由市场的做法。

  李其泽判断,中法在经济方面,双方可以得到更多共识和共同发展空间,总体而言,虽然在战略问题上,俄乌战争并未取得双方共识,但是可以看到最后仍有发表10点共同声明。对于中东,尤其是加沙冲突部分,双方有相当多的共同认知,因此中法关系后续发展值得正面看待。

  李其泽认为,这次中法元首会面,无论是中方还是法方,在经济上都取得了成果,在国际战略和秩序等方面,尤其是俄乌战争,双方仍各有立场,而中国希望法国扮演带动欧洲战略自主的角色,独立拥有自己的国际秩序框架,并走自己的路,短时能难以实践。

  他说,马克龙基于戴高乐主义路线,不希望将欧洲的区域安全寄托在北约,而是期盼欧洲能够建立一个新的、具有拘束力的安全框架。可是仅凭法国一己之力很难实现。尽管有戴高乐主义的期待和传统,但是依据马克龙现有的政治实力和欧洲形势,仍然难以脱离北约框架。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