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李其泽语中评:中法合作或转动中欧关系支点
http://www.CRNTT.com   2024-05-09 00:45:57


彰化师范大学公共事务与公民教育学系副教授李其泽。(中评社 方敬为摄)
  中评社彰化5月9日电(记者 方敬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5月5日至10日赴欧洲国事访问,分别到访法国、塞尔维亚与匈牙利。彰化师范大学公共事务与公民教育学系副教授李其泽接受中评社访问表示,此行中法元首互动是重点,中方基于法国主张的“欧洲自主”路线,创造双方合作的空间,希望以此为支点,转动中欧关系,削弱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

  李其泽说,法国也希望透过建立与中国的关系,达到所谓的战略自主,虽然在有关于俄乌战争等涉及军事安全、政治议题,中法并无共识,可是在经济贸易的合作上是乐观的,后续双边关系发展值得观察。但短时内中国希望透过法国,转变国际秩序,或者法国期待藉此带动欧洲不再附庸于美国,都不太可能办到。

  分析中法元首互动,李其泽表示,这次习近平访问法国会晤法国总统马克龙,主要是因为马克龙去年3月份访问北京,这在外交上是回访的动作。去年北京一直强调,需要法国领导欧洲走向战略自主的方向,不再依赖美国或成为美国附庸,在地缘政治和国际秩序上要走自己的路。

  李其泽指出,法国、德国传统列强都是欧盟的领导国家,因此中国在地缘政治和战略自主方面会更加侧重于法、德,尤其是对法国。马克龙自认为是戴高乐主义者,如果要走戴高乐路线,就必须独立于美国的战略框架之外,让法国走出自己的路。基于马克龙的特性,中国期望将马克龙作为支点,转动欧洲与中国的关系。

  他说,中国认为中法间的合作关乎世界和平稳定,只要中法关系良好或法国能走出自主路线,欧洲就不会再依附于美国。目前,以美国为主阵营,地缘政治和战略思考框架上,存在新冷战思维。如果以法国为首的欧洲与中国关系处于和平稳定状态,那么新冷战思维就不会成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