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记者:您的其他观点补充。
何泺生:过去几届政府就房屋问题出台了很多政策,不同的政府有不同的做法,但是我认为他们都没有考虑清楚,没有真正针对房屋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例如绿表置居计划,将部分在建公屋项目出售给现有公屋租户及合资格“绿表”人士,单位定价比传统居屋低廉。可是现在的问题不是价格,而是供求。供不应求的时候,把价格压下来,只会让需求更大,抽中的概率更小,最后各种类型的公营房屋都变成了抽奖。房屋分配不应该是抽奖,而是要让有需求的人都得到。
我设计的“新居屋政策”,降低了居屋的标准,让它成为基本安居的房屋,降低它对于中产阶级的吸引力,让基层都能有的住。这样才是“居者有其屋计划”的初心。
我认为现在最急迫“上楼”的,是打算组织家庭,或是刚刚组织家庭的人。在我设想的新居屋政策下,政府可以宣布五年后打算置业的,先申请并支付定金,承诺新居屋建成后尽量满足他们,第二年再统计五年后打算置业的人数,每年都能得到一个动态的数据。这样政府就能知道需求到底是多少,在觅地环节上就比较精准和容易;而且既然支付了定金,必然有居屋卖给何人的名单,民间的反对声也会较低。
流转方面,交易新居屋不用补偿地价,随时可以卖给任何一位香港永久居民,当然要满足我先前提到的几个条件:新居屋拥有人必须住在该单位,以及新居屋拥有人不得在香港持有物业。其实,只要公共房屋的性质不变,要求补地价和住满某个年限才能转售都没有必要。既然公共房屋短缺,那就不要允许公共房屋能够成为私楼。只要是业主自住、且业主又没有其他物业,买入居屋后发现不合适,旋即卖还房委会,另求一处更合适自己的,有何不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