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中国专题 ->> 社会大千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哈尔滨探索“创意经济”新路:让城市更大
http://www.CRNTT.com   2019-03-06 11:29:57


 
  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经济放缓对哈尔滨和中国来说都是没有处理过的新问题。实际上,这座城市的挑战类似于西方很多后工业化城市,比如英国北部城市纽卡斯尔和米德尔斯伯勒,或者美国“铁锈地带”城市底特律和匹兹堡:即如何防范或管控衰落。

  密歇根州立大学从事全球城市研究的任雪菲(音)教授认为,哈尔滨的处境幷不完全类似于底特律,因为20世纪下半叶底特律的人口出现大幅减少,而哈尔滨的人口仍在增加。任雪菲说:“底特律的总体规划是希望缩小城市规模,让城市更加紧凑。而哈尔滨的志向是扩大城市,让城市变得更大。”

  与此同时,市政府希望将哈尔滨打造成文化型省会。中国和西方都提出把“创意经济”作为重振后工业化城市的办法。

  哈尔滨独立音乐制作人李刚(音)仍然对哈尔滨的文化产业潜力充满希望。他说自己5年前大学毕业来到哈尔滨,现在独立音乐表演已从几场发展到几百场,票价也从10元涨到100元。

  他说:“几年前,我遇到的年轻人大多是北漂。但过去几年,我的朋友看到了新的可能性,他们回到哈尔滨创业开公司。”但是,要想留住人才,这座城市还需要加油。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