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专访全文:
中评社:过去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谈到两岸关系时总是用到“兵凶战危”这样的词汇,认为“当前两岸关系是40年来最严峻的时刻”。此外,解放军军机绕台也变得常态化。您如何看待当前两岸关系的现状?
郑剑:现在的两岸关系用“兵凶战危”四个字来形容的确是比较恰如其分的。两岸之间的紧张态势不仅台湾和大陆感觉到了,国际上也有所感知。也因之,《经济学人》杂志将台湾视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台海局势的严峻复杂是现实情况,我倒不同意一些人所谓“有人故意在炒作台海战争话题”的说法。
两岸之间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兵凶战危”。自李登辉在台湾地区执政以来,“台独”分裂势力逐步坐大,两岸关系随之波云诡谲,缓和自20世纪70年代末的台海军事安全风险重新上升。1995年6月李登辉“访美”导致新的台海军事危机,中国大陆、美国及台湾地区的军事力量重新进入实质对峙状态;1999年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再次导致台海军事危机,解放军战机突破所谓“海峡中线”。2000年5月陈水扁上台执政,台海进入高危期,战争一度一触即发,以致美国亦不得不出手压制“台独”。但是,其间两岸之间终究没有发生战端,军事对峙态势有惊无险,这既是大陆方面审时度势、坚持和平统一政策的结果,也是台湾岛内及国际社会各种环境条件对“台独”的约束所致。
当前形势下,两岸的“兵凶战危”同上述李登辉和陈水扁时期两岸经历的“兵凶战危”有很大不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进党当局推动“台独”更加坚决。如果说李登辉受内外条件制约较大、陈水扁有一定投机性的话,那么蔡英文团队更趋理念性“台独”。蔡英文当局在美国发起对华战略竞争的险峻环境中,不是认为“谋独”导致灭顶之灾或“被弃”的风险更大了,而是认为出现了“台独战略机遇期”“最后的机会之窗”,企图借力使力,推进分裂进程,能推多远就推多远,幻想在美国支持下实现一定名义或形式的“独立”。即便失败,将来顶多移民美国。这就意味着在蔡英文时期,两岸战略摊牌有一定现实可能性,至少比李登辉、陈水扁时期要高得多,而摊牌就意味着用兵。
第二,台湾社会“绿化”更加严重。无论李登辉还是陈水扁执政时期,台湾的反“独”力量都比较强劲,维持现状、中国人认同、“九二共识”的社会基础都比较雄厚,蓝营对绿营和“台独”有足够制衡能力。但到马英九执政后期特别是“太阳花学运”以来,台湾社会加速“绿化”。民进党再次执政后,台湾社会的国家民族认同、两岸关系立场、对大陆政治和社会的认知,急速向不利于和平统一的方向蜕变,“台独”某种程度上也已成为台湾社会的“政治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