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5日 星期五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制造业转型,加“数”前行 
http://www.CRNTT.com   2020-07-14 11:37:28


 

  这是为啥?原来,2017年宗申产业集团实施基于忽米网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动力产业链协同管理服务,对这条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改造后效率提升了4倍。

  怎么做到的呢?“以物料配送为例,实现了从‘公交车’到‘网约车’的转变。” 宗申动力公司副总经理张奎介绍,在智能制造生产线中,当某个生产环节零件即将用尽,系统能够自动发出指令,调配距离最近的无人搬运车,及时送来零件,如同行人提前呼叫网约车。此外,智能生产线会记录每个工序,并通过传感器进行数据检验。如果出现问题,系统自动预警,提醒工人纠正。目前,该智能生产线自动纠错防错能力提升了10倍多,产品合格率达99.3%。

  不只是宗申,在重庆市巴南区,还有很多企业已经或正在进行智能化改造。目前,已建成13个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

  传统的轮胎制造给人的印象多是粗、累、脏。在山东,青岛双星轮胎利用5G技术、工业互联网改造使工厂“旧貌换新颜”,向“智慧型”企业转型。

  “5G信号全覆盖,11种300余台智能机器人流水作业,80%是我们自主研发生产,产品不良率降低了80%多,产品质量有了质的提升。”青岛双星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士峰表示,受疫情影响,轮胎行业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困扰,但青岛双星轮胎复工后迅速达到满负荷状态,订单不降反增。面对疫情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企业化危为机,加快进行工业互联网改造。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