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经验 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http://www.CRNTT.com   2024-02-13 00:10:04


福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正有序展开
  中评社╱题:“借鉴粤港澳大湾区经验 加快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 作者:邓利娟(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闽江学院“闽都学者”讲座教授、海峡两岸乡建乡创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摘要】尽管内地与港澳的关系和大陆与台湾的关系差别很大,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实践却可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具体表现为:加快推进闽台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挥两岸规则机制“软联通”的示范作用;继续率先对台胞台企分享发展机遇;积极打造闽台教育和人才高地;合力打造政策开放服务贴心的闽台共同家园;构建示范区的顶层领导体制机制等。

  一、引言

  2023年9月中央公布了《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中央从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推进祖国统一进程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福建在对台工作全局中独特作用的重大举措。中央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随后组织相关的中央和国家部委在闽召开贯彻落实中央《意见》专题会,推动部省联动、协同推进示范区建设。作为示范区建设主体责任方的福建省,11月27日发布落实《意见》的四个方面15项政策措施,而国家出入境管理局、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等中央和国家部委也先后出台支持示范区建设的举措,示范区建设明显逐步进入了“快车道”。但是,如何进一步深刻领会《意见》精神,做好高层次的整体规划,在不断推进政策和制度创新中完善示范区建设工作落实机制仍有很大提高完善的空间。

  同样作为国家战略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经正式运行四年多幷已取得明显成效,它不仅是新时代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创新,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是中国提升区域协同发展新战略的重要实践。因此,尽管内地与港澳的关系和大陆与台湾的关系有很大不同,但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实践却可为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提供有益的经验与启示。①

  二、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四年多来,尽管经历了香港由乱及治的过程与新冠疫情的严峻挑战,相关建设的步伐幷未停顿,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实践取得明显成效,为两岸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启示。

  (一)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的“硬联通”

  四年多来,大湾区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硬联通”不断加快推进,有力支撑了大湾区互联互通,也为港澳发展开拓广阔空间。一是港珠澳大桥这一标志性巨大工程建成运营,让港澳正式接入国家高速公路网,打通了整个大湾区的道路交通网。二是加快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的形成与内联外通的公路网的完善。除了广深港高铁已建成运营外,持续加快广湛、深江高铁等项目建设。近期作为连接深圳市至中山市的深中跨海通道的主线已正式贯通。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已基本形成。三是世界级的机场群在加快形成,广州白云机场、香港机场、深圳机场、澳门机场及珠海机场五大机场正加快改扩建,提升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在基础设施“硬联通”不断完善的同时,口岸通关效率大幅提升,陆续创新实施“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随着基础设施“硬联通”的不断完善,大大提振了人流、物流的活力,加强了港澳与内地城市之间的联系,为港澳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有利条件。

  (二)不断拓展规则机制“软联通”

  “一国两制”是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制度优势,但同时“两制”的差异也会造成要素流动的制约。大湾区积极推进以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为重点的“软联通”,尽快消除规则机制差异导致的要素流动不畅对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制约,有效促进粤港澳三地互联互通和融合发展。②其一,广东省等大湾区城市积极出台相关政策,对标港澳规则机制,对推进“软联通”进行全面总体部署,陆续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建设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及《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等。其二,各城市根据总体部署精神积极出台政策举措,落实与港澳规则衔接及机制对接。如珠海规定,港澳建筑企业及专业人士经备案即可在横琴便利执业;广州市南沙区规定,取得职称证书的港澳人才在内地承接和开展建筑工程项目时享有与内地工程师相同的资质和待遇;深圳前海法院发布跨境商事诉讼规则衔接工作指引等。其三,三地共同制定通行的“湾区标准”。2023年4月粤港澳三地在深圳共同公布了110项三地通行的“湾区标准”,涵盖食品、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大力推动“一个湾区,一个标准,一次检测,一次认证,湾区通行”,促进大湾区内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关键要素加速流转及融合。

  (三)积极推进发展机遇的“共分享”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实现民族复兴更好发挥作用。四年多来,粤港澳大湾区积极推进建设具有体系化、特色化及协同化的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及特色合作平台等,在各个领域积极对接港澳,与港澳共同分享发展机遇,打造协同港澳发展的各有特色的重要载体。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是以推动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为主线的重大合作平台。近年横琴集成电路产业、生物医药、金融产业等逐步显现集群效应,同时粤澳双方积极探索共建管理机构、开发执行机构及收益共享机制,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实现新突破。截至2023年2月,合作区已有澳资企业5396户。③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则是深港融合最具代表性的重大合作平台,一直将全面推进深港各领域合作放在首位。随着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创新中心、深港基金小镇、深港商贸物流平台、深港国际金融城、深港国际法务区和国际人才港等深港平台陆续建成启用,为香港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了难得机会。前海的惠港政策也从最初的产业专项扶持,逐渐转向对事业全周期和生活全方位的支持。目前前海已拥有港资企业逾万家;港澳医师、税务师等18类专业人士备案后即可执业;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孵化香港创业团队416家,前海已成为港人港企内地发展“第一站”。④

  (四)有效促进教育人才“互流动”

  “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人才保障需要,也是促进粤港澳三地“人心融合”的重要渠道。近年来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成效突出。除较早进入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港澳高校外,过去四年多来粤港澳高校合作办学加快推进。如,香港理工大学(佛山)正筹划建设;香港都会大学(肇庆)与肇庆市签订远程合作办学协议;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正式开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一期校园建成完工;深港在深合作共建香港大学(深圳)等等。大湾区高等教育逐步形成了由政府搭台、高校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为了解决高端技术厂商与人才子女的教育问题,在广州南沙还设立了民心港人子弟学校,招生对象为港澳台侨和外籍学生,南沙从小学到研究所的教育布局已趋于完整中。在加快高校合作办学的同时,大湾区还不断完善“引才”机制,积极打造人才高地。如,取消港澳居民在粤就业许可,推进大湾区职称评价和职业资格“一试多证”,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搭建多种平台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就读就业等,大力引进高层次、国际化人才。自2023年2月20日起,粤港澳大湾区大陆城市试点实施“往来港澳人才签注”政策,持证人在签注有效期内可多次往来香港或澳门,每次在港澳停留不超过30天,远高于原来商务签注的7日期限。

  (五)扎实推进优质生活圈“共同造”

  “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也是一个人文与生活概念,共同打造公共服务优质、宜居宜业的优质生活圈、促进三地居民心灵相通是推动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四年多来,广东省政府与大湾区各市十分重视便利港澳居民(青年)大湾区的发展问题。居住方面,便利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购房政策落地实施,豁免提供相关证明,且可按规定使用港澳银行跨境按揭购房。医疗方面,试点实施“港澳药械通”,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可按规定使用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和医疗器械。教育方面,港澳居民及随迁子女可以同等享受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及参加中高考。社会保障方面,落地“湾区社保通”政策。就业创业方面,广东省全面取消港澳居民在内地就业许可审批等。⑤目前,大湾区内地城市还在持续改进与完善放宽对港澳专业机构和人士的准入限制、提升港澳居民身份证件便利化、解决港澳居民户籍待遇问题、探索港澳福利跨境使用等方面的政策。同时港澳方面也积极主动协同推进大湾区优质生活圈的建设。2023年3月,香港特区政府劳工处推出常态化“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津贴机构招聘合资格毕业生幷派驻到内地湾区城市工作,还提供后续相关支援服务。

  (六)建立保障湾区建设的体制机制

  粤港澳大湾区处于“一国、两制、三关区”的特殊体制机制之中,要实现“行政异城,经济社会人文同城”的区域融合发展目标,就必须推动现有体制机制改革,深化区域一体化创新性发展。一是搭建国家层面的领导架构。2018年8月,中央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由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担任组长,研究解决大湾区建设中政策实施、项目安排、体制机制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时任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澳门特首崔世安任小组成员,这是港澳特首第一次进入中央层面的决策组织。二是粤港澳三地政府相应各自成立领导机构。广东省成立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由时任省委书记李希担任组长、省长马兴瑞任常务副组长。香港行政长官在2018年《施政报告》宣布成立高层次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督导委员会”,全面统筹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事宜,由行政长官担任主席,成员包括所有司局长。2020年11月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还正式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以加强推动和协调特区政府有关大湾区建设的工作。澳门也于2018年设立“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工作委员会”,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管辖及指导下运作,负责统筹澳门特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短、中、长期总体设计和工作部署,推动展开相关研究,制定有关政策。三是粤港澳三地共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2021年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工作委员会成立,推动建立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正是因为建立起了与顶层设计相适应的顶层推动管理模式,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统筹协调,落实工作责任,建立完善与港澳的对接合作机制,才能为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及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