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21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光明网网评:关于女性伤痛的沉重诘问
http://www.CRNTT.com   2020-04-19 11:27:14


 

  正在是这些饶有兴味的镜头中,我们发现,两位少女在故乡所遭遇的,是男性肆无忌惮的贬低与骚扰,是在熟悉环境中的陌生与孤独;到了纽约,她们则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需要调动全部的警惕来对抗周围可能出现的恶意。这样,女性的无力就在环境的对比与处境的相通中得到了强化。而两位少女所遇到的善意与温暖,都来自于以女性为主的医疗机构。在这些机构里,工作人员有和善的笑容,有轻柔的话语,有体贴的关照,有专业的指导,以及细心的呵护。对于这些工作人员来说,她们可能仅仅出于职业准则,但是,对于Autumn来说,则让她感受到一份安心,一刻安然,从而顺利地完成了这次“涅盘”。这种处理,当然也进一步强化了影片的性别立场和主题表达。

  “从不,很少,有时,总是”,是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在询问Autumn与男性相处时的答案选择。这几个冰冷的选项,看上去是如此空洞抽象,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却在一次次的询问中勾连起那些刻骨铭心的伤痛时刻:

  “在过去一年里,你的性伴侣是否拒绝使用避孕套?”(有时)

  “你的性伴侣是否曾阻碍你避孕,或者企图违背你的意愿让你怀孕?”(违心地说“从不”)

  “你的性伴侣是否曾威胁或恐吓过你?”(很少)

  “你的性伴侣是否曾打你,掌掴你,或者伤害你的身体?”(有时)

  “你的性伴侣是否违背你的意愿和你发生性行为?”(啜泣,有时)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