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即时新闻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科学家让泥芯“开口” 讲述青铜器的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21-01-15 20:01:45


  中评社北京1月15日电/据科技日报报道,我们判定乔家院墓地青铜器泥芯的原料很可能来自南方红土区域,且与盘龙城及左冢泥芯具有同源性。考虑到盘龙城及左冢所在地属于楚国中心区域,据此推测此批青铜器系在楚地铸造后输入古麇地,这从另一角度讲述了麇国为楚所灭的历史。

  ——罗武干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考古学与人类学系副教授

  青铜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器型、精美的纹饰、典雅的铭文揭示了中华民族的铸造工艺、文化水平和历史渊源。

  长期以来,关于青铜器矿料来源的研究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但是青铜器铸造地的研究却进展缓慢。

  1月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古代青铜器铸造地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他们发现,古麇地即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乔家院墓地出土的青铜器,可能是楚国铸造的。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考古学与人类学科学》杂志上。

  残留泥芯可能包含青铜器“出生地”信息

  铸造地与矿料来源是青铜器生产链条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环节。铸造一件青铜器所用的金属原料,比如铜锭、锡锭及铅锭等,应当来自古代各金属矿山,而现已发现的铸铜作坊遗址多在古代城市遗址附近、远离古矿冶遗址。这说明青铜器的铸造地与矿源是不同的。

  关于青铜器铸造地的研究,人们长期采用考古器型学的研究方法。也就是通过系统研究青铜器的器型、纹饰和铭文等,总结出不同地区的典型风格特征,并以此为标准,判断青铜器的产地。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与研究人员的知识积累、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受研究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且有时风格相同的器物也存在来自不同产地的可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