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10月底国台办副主任刘军川提出统一后台湾可以获得的好处。 |
中评社╱题:两岸统一后台湾治理讨论之意义 作者:杨开煌(台湾),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教授
【摘要】从现如今的台海局势,特别是台当局的挟洋谋独的种种作为,加上美国在“一中原则”上的疯狂挑衅,两岸关系已经是危如累卵,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的冲突。大陆民间的舆论普遍希望中共当局立即采取断然措施,尽快解决,尽早解决,以免夜长梦多、节外生枝。中共中央虽然没有采纳网上民意,但也没有禁止民间要求“立即统一”的舆论;而是在不断展现“国家统一”的“战略自信”“战略定力”之余,透露了国家的高铁通台北的“交通规划”,以及持续引导舆论专注统一后“台湾治理”的面向。应该说,从以往对台政策的讨论,转移到统一后治台方略的讨论,这是中共布局“和平统一”的重大一步。代表中共尊重历史经验,学习历史教训,吸取历史智慧,完善台湾治理的决心。
一、从刘军川发言到刘结一的贺词
2021年10月底国台办副主任刘军川提出统一后台湾可以获得的好处:“在国际上腰杆会更硬、底气会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严”,“两岸交流往来更加便捷,台湾同胞特别是广大青年来大陆发展的天地更加广阔”,“台湾的财政收入尽可用于改善民生”,“台湾的文化创造将得到充分发扬”等①。当时刘军川的讲话似乎并未引起台湾多少注意,多数人不清楚刘为什么在大陆一片“武统”声中释出这些讲法。
2022年新年前夕,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席循例发表了新年贺词,向海内外中华儿女致以新年祝福,文中特别强调“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真诚期盼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向前,共创中华民族美好未来”。
其后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刘结一在2022年第1期《两岸关系》杂志发表了《共担民族大义 共享盛世荣光》为题的新岁贺词,全文共约二千字,共七段:
第一段引用习的新年贺词,藉以说明两岸统一的大方向。
第二段阐述中国共产党有条件、有信心完成国家统一的大业,以及推动国家统一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让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
第三段阐述两岸统一的趋势及其必然性。
第四段约近500字的篇幅,即全文的1/4来说明国家“统一后台湾治理想像”,除了可以经济上获得更大更好的发展,在国际上获有尊严之外,主要点出“政治不受统‘独’纷扰,可以聚焦民生福祉群策群力,为老百姓多办好事、解难事、干实事”。这是全文最为特别的地方,好处之后,国台办再次正式宣示。
第五段誓言“搞‘台独’必遭迎头痛击,绝没有好下场”。
第六段回顾台胞对“国家统一”的热情,所以刘结一说:“我们秉持的‘两岸一家亲’理念不会变,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发展机遇的政策不会变,为台湾同胞办实事做好事的举措不会变。”
最后呼吁台湾民众要“看清大势所趋、大道所归、大义所在……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共襄祖国统一伟业,共享民族复兴荣光!”
可以说刘主任贺词的重点就在于罕见地、周延地阐述了中共未来治台的构想。同时,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前主任,现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张志军,也在同期的《两岸关系》杂志上发表题为《稳舵扬帆 勇毅前行》的新年贺词,文中提及海协会推动两岸关系的精神和原则是“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心如大地,就在于我们始终心系让两岸同胞都过上好日子,始终相信同胞,永远依靠同胞,真诚服务同胞,汇聚民意心声,熔铸强大力量,在风雨中保持定力,不惧波折,牢牢掌握两岸关系主导权,引领两岸关系沿着正确方向前行。行如绳墨,就在于我们始终坚守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为两岸关系发展明定规矩和底线,提供和平之钥稳定之基,为以和平方式消除政治对立实现国家统一展现广阔空间。”
从刘结一到张志军的新年贺词中,如果我们加以提炼就可以得出刘的重点为“统一”后的谋划,张的着眼在“和平交流”。他们的文章所透露的中国共产党当前的“统一”策略,依然是“和平统一”,这也实实在在展现了“祇要有一分和平统一的可能,我们就要尽百分的努力”的战略自信、战略定力与战略耐力。而所谓的“战略自信、战略定力与战略耐力”必然不是无所作为地等待,而是“积极布局,深入推动”和平统一的形势。我们从刘军川到刘结一主任的新年贺词,都明明白白地告诉台湾人民“国家统一的大业”已经启动,正在路上。
然而相对于中共对两岸和平统一情势的解说,中国大陆民间对当前的台海形势,似乎悲观得多,一般人的看法都认定大陆在对台政策方面,已经是仁至义尽。而台湾上下几乎祇是在经济上享顺差,政治上反中国,当前的台独当局更是公然倚美抗中,甘为棋子,不断挑衅,而美国的行径几乎到了无所节制地利用台湾牌,试探中国的红线,干扰中国的统一大业;总有一天或总有一次越过红线,则北京将不得不采取断然措施,所以中国大陆民间都认为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国崛起,为了民族复兴,应该尽早“武统”,以免在前进的道路上横生枝节,受制于人。
目前北京应对“武统”高涨的民意,其做法在舆论上不附和,但也没有完全禁止,在宣传上则引导关注统一后的治台方略。中共为什么有这些做法呢?一方面疏导“武统”的情绪,同时也是教育民众对“统一后治台”应有充分的认识,更重要应该是教育大陆民众,中共的解放军祇是用以“反分裂战争”,用以“扫除统一障碍”,而不是用以“逼统、促统”,清楚地划分“反分裂战争”与“武统”两类军事行动的差异,是坚持“和平统一”必要的逻辑自信和理论自信。
二、反分裂法中非和平手段之分析
首先我们必须瞭解,如今的中共十分强调“依法治国”,所以严格地讲“武力统一”的说法、想法都不符合中国大陆在2005年曾经由全国人大高票通过制定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法律的主要精神就是“和平促统一,实力反分裂”,故而主张国家统一的人,频频使用“武统”乙词,是极不恰当的,同时也很容易使我们对国家统一的工程,陷入自我的焦虑之中,我们重温“反分裂国家法”的立场,将有助于理解台办领导人的发言和贺词的基本出发点。
“反分裂国家法”中和动用武力最相关的就是“第八条 ”条文中明明白白是针对“分裂”,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具体有三种情况:
一是“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
二是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
三是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
以上三种情况,大致可以分别是对应台湾当局的“台独”挑衅,外国势力助长台湾分裂分子的作为、干预了中国的统一,以及“和平统一”完全无望。这里有三点值得重视:
第一在法律条文中,使用政治术语,而没有相应解释。一般在法律条文中,使用法律用语,并给予规范化的解释,以对应具体的社会行为,这样的法律才能有效运作。但是在“反分裂国家法”中有大量的政治词汇,而政治词汇则其定义的歧义性很大,在条文中,不论定“台独”、“重大事变”、或是“可能性完全丧失”都没有明确可以参照的定义。这样的法律在运作上,主要依赖的是行政裁量权,换言之,党中央把握了形势和情势的解释与行动权。
第二是“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的政治宣示更甚于法律解释,任何法律所规范的行为都是一般性的行为,至于个别的行为、措施,是否违法,都必须经由法条的攻防,最终作出司法决定。若就上述三组语汇,毫无疑问“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的解释空间最大,其实也最不可能发生,因此这第三种情况“条文化”的主要目的在于政治宣示;
一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一定要完成中国的国家统一的坚定意志和不变的决心。
二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掌握国家统一的主动权和主导权的信心十分强大。
三代表了“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的主要对象是分裂行径,而不是“促统”的手段。
第三从行政主导的角度看,任何时候我们去制定一部法律,其目的都是为了方便我们的行动,强化我们行为的合理化、合法化;中共当时制定“反分裂国家法”也就是为了使得中共在处理复杂的两岸关系上,不论使用和平手段或是非和平手段,都有法理依据,从而可以达到震慑“台独分子分裂国家”以及“外国反华势力干预中国统一”的行径。
简言之,“反分裂国家法”的最大意义,在于将邓小平提出“和平统一”的同时,又宣布不放弃其他手段的政治构想,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化。但是我们也注意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处理两岸关系时,“不放弃武力”手段的想法,已经逐步从“统一”的需要,转为“反分裂”的手段,江、胡都明确说过,“武力绝不是针对台湾人民而是针对极少数台独分子和外国势力。”所以,在国家统一的过程确实存在“用武”的可能,但绝不是“武统”,而是“武力反分裂”,否则就不符合“反分裂国家法”的基本精神。因为“武统”和“武力反分裂”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战争,我们不能将之混为一谈。“武统”是“以武逼统”,而“武力反分裂”是动用武力“扫除、消灭国家统一的障碍”。具体而谕:
后者是讨伐逆贼的正义之师,堂堂正正。而前者有时是政党之争,或是个人的权力之争。
后者是打破约束人民发展障碍,所以“反分裂”之战是为民除害,动武具有正当性。前者虽是扩大人民的发展,但不能强加于民,以武迫之,更易逆反。
后者是为了国家发展之必要的成本,否则国将受制于蛮夷,国亦不国矣,所以为了“利国利民,民必拥戴”。前者虽是为民谋福,但若进一步用武“逼统”,则使“被统一”方心中总存怨怼,难以长治久安,治理成本亦难估量,有可能是得不偿失。
犹是观之,大陆社会的动武之请,恐怕多因对分裂国家之怒,而忽视统一后治理之挑战。“反分裂”可以一举而成,但成功地统治则是必须几代付出。应该说中国共产党中央对“用兵动武”是十分理性的、十分科学的态度,若“台独”当局或美帝挑衅越过红线,则“精准用武,清除内奸,驱赶外患”,必定是极重要的,甚至是唯一选项,也会毫不犹豫地行动。但“动武”祇是为了清除“分裂中国的因素”,扫清“国家统一的障碍”,而不“以武力统一”台湾,国家统一依然经由双方谈判加以实现。换言之,祇要反统一的障碍清除了,就应该回归“和平统一”的基调。虽然何谓“反统一的障碍清除”也有不同的认定,但无论如何,最后都必须回归和平统一的政策,才是真正符合“合久不分,长治久安”的国家统一和民族伟大复兴的王道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