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网课变网游?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该何去何从?
http://www.CRNTT.com   2020-06-18 23:04:33


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作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应急之举,在线教育正在我国大规模开展。

  但在本意为“停课不停学”的教育实践中,也有一些孩子“人在网课,心在网游”,即前台上着网课,后台运行着游戏,更有人私自充值、巨额打赏从而引起纠纷甚至极端事件。

  一组来自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2020年1月1日至5月26日,共监测到有关网课、网游和网络打赏等舆情信息2072233条。其中,网课舆情信息1043735条,占比50.37%;网游舆情信息791746条,占比38.21%;网络打赏舆情信息236752条,占比11.42%。

  值得注意的是,网游的负面舆情占比最高,占比达到53.49%;其次是网络打赏舆情信息,负面舆情占比40.69%;网课的负面舆情占33.75%,占比同样不低。

  “这说明,疫情防控期间网课、网游和网络打赏等负面舆情总体较多,其中网游消费问题最为突出。”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

九岁女孩投案自首 网游退费纠纷最多

  前不久,在湖北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分局武当路派出所,一个九岁小女孩前来“投案自首”。

  原来,这个还在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孩,利用近期上网课的时间,偷偷玩手机游戏,还悄悄充值100多元。被家长发现后,小女孩承认了错误,表示之后不会再犯。可没过几天,小女孩的父亲就发现自己的微信钱包又少了30元。为了让孩子记住教训,父亲就让小女孩自己去投案“自首”。

  上着网课却玩起网游幷非个例。江苏南通的陈女士就因为孩子的这种行为,与某平台发生了退费纠纷。上七年级的孩子将3万余元转给了某直播平台,用于购买游戏装备和打赏。这段时间以来,孩子用她的手机上网课,却借机在直播平台上消费。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