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网课变网游?未成年人网络安全该何去何从?
http://www.CRNTT.com   2020-06-18 23:04:33


 
  沉迷于网络游戏,从来不只是孩子们的问题,成年人也会有。不过,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认为,“未成年人网游问题确实更应该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陈音江分析,未成年人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无论是学校的课程作业,还是校外的教育培训辅导班,一般都会使用到网络电子设备,再加上部分网游企业只顾追求经济利益,忽略自身社会责任,有的甚至故意诱导未成年人反复充值,给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留下了隐患。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网络直播也逐渐成为未成年人的新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即我国40%的人、62%的网民都是直播用户。除了以往的演唱会直播、真人秀场直播、游戏直播、体育直播,目前各种学习、消费、泛娱乐等日常生活场景直播越来越多。

  陈音江说,实践中,大多数直播软件都设置了打赏功能,用户可通过绑定微信或支付宝等方式购买平台提供的礼物,送给正在直播的主播。有的直播平台甚至需要用户购买虚拟货币,才能观看直播。不少网友为自己喜欢的主播一掷千金。有的未成年学生趁家长不注意偷偷花数万元打赏心仪主播,有的政府官员违法挪用数百万元公款为主播打赏等新闻屡见不鲜。

  但目前有关网络直播的监管,主要停留在对直播内容的审核和治理方面,如查处网络直播过程中出现价值导向错误、低俗淫秽色情、封建迷信等内容,而在未成年人冲动或非理性打赏方面,仍然缺乏有效引导和规范应对。有的直播平台虽然在“充值协议”中规定,年满18周岁或已年满16周岁且依靠自己劳动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用户才能打赏,但在实际操作中,用户只要绑定了移动支付方式就可以充值打赏,根本不需要用实名认证和身份核实。

防止学生沉迷网络 从根源上堵住漏洞

  事实上,关于上网课可能让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问题,教育部在在线教育的部署中已经注意到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