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6日 星期日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评论世界 ->> 社论要览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星岛:大湾区“世纪融合” 须保港特色
http://www.CRNTT.com   2019-02-19 09:46:16


  中评社香港2月19日电/星岛日报今天发表社论说,中央公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大力加强区内互联互通和优势互补,分阶段到二〇三五年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成为带动香港及内地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本港和内地各方在把握庞大机遇时,还须理顺在磨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矛盾与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早已提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层次。内地发布发展规划纲要的同时,亦报道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的谈话,指明这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

  这份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二〇二二年,即三年后基本形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框架,远期展望到二〇三五年,到时全面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纲要列出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以及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突破港发展瓶颈

  与纽约、东京、三藩市等国际一流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其中一大掣肘,是因港澳推行一国两制,形成一区三制三币,不像其他湾区在人、货、资金和资讯流动方面畅通无阻。内地会推行一连串措施打通关节,促成港澳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部分人士担心这会否缩窄香港享有的自主空间,不过,内地可以借助本港不同制度形成的金融、专业服务、法律等独特条件,成为带动大湾区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会削弱“两制”。香港可以因为参与这个人口七千万,经济总量超过十万亿元的“经济大联盟”,而突破本身土地、人力、市场方面的瓶颈,踏上新的发展台阶。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