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美大选逼近 港股气氛趋审慎
http://www.CRNTT.com   2024-10-23 12:03:46


  中评社北京10月23日电/据大公报报导,上周五“一行两会”宣示政策暖风,港股大涨725点,不过本周又回到10月以来基调:震荡整固。市场已进入第三季度业绩披露期,大部分上市公司难寄望有惊艶表现,加上美国10年期债息周一曾升破4.2厘,创下7月26日以来最高,令亚太股市受压。

  港股A股表现硬朗

  港股和A股昨日表现相对硬朗,均逆市微升,但港股成交缩减至不足1600亿元,为9月大升市以来最少。美国大选日不到三个星期,预料市场开启防御模式,难有大作为。

  港股经过一轮大起(6000多点)大落(3000多点)之后,投资者正在重新为市场的估值进行评估。外资方面,本轮升浪吹鼓手之一大摩,对短期转向审慎,主要理由有两点:政策强度有落差、美国大选冲击。

  大摩的中国团队在周一的宏观策略会上称,全球投资者对投资中国仍持谨慎态度,并采取“信任但验证”的策略,甚至一些长线投资者采取“不信任但验证”的态度,这意味着需要不断评估出台政策的力度、规模、落地时间表和投入方向,以判断是否值得进行大规模投资。

  而从9月24日到上周住建部的一系列政策宣示来看,这些措施仍然较为温和,被部分投资者称为“加强版挤牙膏”,尚未达到“大招”级别,也不足以使中国经济摆脱通缩。

  外资行一直希望中国能够放大招刺激内需,大摩更认为如果能够实现两年累计10万亿人民币左右的大规模改革与刺激,其中七成用于社会保障福利充实与消费支持,三成用于房地产企稳去库存,将显着改善经济状况,带动经济走出通缩泥泞。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