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拉美——
街上找病人
电视搞讲座
中医药在拉美从被认识到被接受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叶富坤回忆,1973年,他携中医与武术来到巴西时,当地人除了从电视里看过中国功夫影片外,对中国其他方面知之甚少。“对当时拉美地区的民众而言,让他们认同用一根针治疗病痛简直是天方夜谭。”
“最初,没有人愿意接受我的针灸治疗,我就背着针药工具包在大街小巷找病人,我还承诺可以治好病后再付费用。”叶富坤说,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他终于站稳脚跟,建立起自己的诊所,前来看病的患者遍及各阶层人士。后来,他接受巴西环球电视台专访,获得借助电视媒体普及中医药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人通过电视认识了这个来自中国的会武术的医生。
杨剑波坦言,在异国传播中医药文化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语言。“我们团队中虽然有翻译,但在当地讲解中医知识时,很难通过一句句转述,把很多中医专有名词的含义准确表达出来。”由于语言不通,团队中许多人感到难以融入当地,先后离开,最后只有杨剑波留了下来。
为了跨过语言关,杨剑波开始苦学西班牙语。“我随身带着一本西语字典,每次和患者沟通不畅的时候,就翻开查阅;夏天穿短袖,我就把新学的单词写在手臂上,工作之余不时看一看,积累了很多词汇。”经过近一年的诊治,他已经初步掌握了西语,还能在电视节目中与主持人对谈。后来,他还收到当地大学邀请,开始在校内开设中医学习班,为选修这一课程的医学专业学生讲授中国传统医学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