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7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侨胞在拉美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24-10-19 10:24:22


 
  初到拉美——

  街上找病人

  电视搞讲座

  中医药在拉美从被认识到被接受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叶富坤回忆,1973年,他携中医与武术来到巴西时,当地人除了从电视里看过中国功夫影片外,对中国其他方面知之甚少。“对当时拉美地区的民众而言,让他们认同用一根针治疗病痛简直是天方夜谭。”

  “最初,没有人愿意接受我的针灸治疗,我就背着针药工具包在大街小巷找病人,我还承诺可以治好病后再付费用。”叶富坤说,经过一段时间努力,他终于站稳脚跟,建立起自己的诊所,前来看病的患者遍及各阶层人士。后来,他接受巴西环球电视台专访,获得借助电视媒体普及中医药文化的机会,越来越多人通过电视认识了这个来自中国的会武术的医生。

  杨剑波坦言,在异国传播中医药文化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语言。“我们团队中虽然有翻译,但在当地讲解中医知识时,很难通过一句句转述,把很多中医专有名词的含义准确表达出来。”由于语言不通,团队中许多人感到难以融入当地,先后离开,最后只有杨剑波留了下来。

  为了跨过语言关,杨剑波开始苦学西班牙语。“我随身带着一本西语字典,每次和患者沟通不畅的时候,就翻开查阅;夏天穿短袖,我就把新学的单词写在手臂上,工作之余不时看一看,积累了很多词汇。”经过近一年的诊治,他已经初步掌握了西语,还能在电视节目中与主持人对谈。后来,他还收到当地大学邀请,开始在校内开设中医学习班,为选修这一课程的医学专业学生讲授中国传统医学知识。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