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20日 星期四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中国天眼”升级的启示
http://www.CRNTT.com   2024-09-29 18:11:47


  中评社北京9月29日电/据经济日报报导,近日,“中国天眼”FAST的核心阵试验样机建设正式启动,计划利用FAST周围5公里内优异的电磁波环境,建设24台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与FAST组成核心阵。核心阵将有效提升FAST分辨率、精确定位和精细成图能力,大大拓展现有科学研究领域。在建成8周年之际,FAST开启升级之路,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启示一:敢为人先,树立卓越目标。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天文学家提出建设“中国天眼”构想,那时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而“中国天眼”的目标是超越当时世界第一的阿雷西博望远镜。阿雷西博望远镜1963年由美国人在波多黎各建成投用,直径达305米、后扩建为350米。

  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FAST于1994年开始大规模选址,2007年7月批覆立项,2011年3月动工开建,2016年9月落成启用,2020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开放运行。它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直径达500米,是世界最大、灵敏度最高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卓越的目标一旦实现,就会带来卓越的成果。“中国天眼”世界最大、最灵敏的特性,激发了很多特殊技术需求,让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不断挑战认知和技术极限、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精进升级。仅在建设阶段,FAST就获得了钢结构、自动化产业、机械工业、电磁兼容研发等10余个领域的国家大奖。

  性能卓越的大科学装置,能帮助科学家持续产出重量级发现。自运行以来,FAST在脉冲星、快速射电暴、纳赫兹引力波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原创性成果。

  启示二:不断进取,瞄准现实需求。

  要维持世界领先的地位,就不能停止创新。前车之鉴是曾被“中国天眼”对标的阿雷西博望远镜,已于2020年坍塌,观测寿命57年。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