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多个小区居民备受周边某企业噪声污染的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此前,坊子区多个小区居民通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等渠道多次反映上述问题。经监测,该企业噪声排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调查中发现,该企业周边小区业主多为年轻人,新生儿较多,夜间睡眠质量、生活品质要求相对较高,对声音反应较为敏感。在瞭解群众需求的基础上,坊子区政府邀请业内专家现场监测论证,制定具体整治方案。企业积极落实整改,完成工程改造,噪声治理成效获得群众一致认可。
这些,正是我国采取积极行动防治噪声污染的一个个缩影。
监管体系正在积极完善中。生态环境部宣教司司长、新闻发言人裴晓菲介绍说,生态环境部会同15个部门印发《“十四五”噪声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系统谋划“十四五”期间噪声污染防治主要目标、任务和措施,加快推动各地政府明确工业、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社会生活4类噪声的管理职能分工,目前已有约三分之一的地级及以上城市完成分工。指导各地开展声环境功能区划定,2023年,首次实现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三沙市)及1822个县级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全覆盖。此外,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部完成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情况评估工作,有效夯实了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基础。
管理手段也在不断创新中。推动噪声监测自动化,2023年,36个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基本完成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点位核定和系统建设联网。推行工业噪声排污许可证管理,逐步推动28万家工业企业噪声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当前已完成约12万家,“十四五”末将实现工业噪声排污许可全覆盖。
裴晓菲特别提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典型案件开展重点督办,当前国家层面已督办6批60个案件,涉及省份30个,惠及百姓3万余人。同时,从今年开始,各省级生态环境部门也参照建立噪声投诉典型案件督办机制,现已督办案件300余例。
探索社会共治取得成效
探索社会共治,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