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大运河山东段沿线城市擦亮运河文化名片
http://www.CRNTT.com   2024-08-23 15:36:39


   
  2.非遗,融入生活
  
  “运河流水那个哗哗响,家乡的歌儿多哟……今天咱来唱秧歌,人也笑来水也乐。”随着悠扬的伴奏,表演者踏着节拍放声高歌。
  
  近日,在德州市武城县举办的2024年运河文化艺术节上,歌曲《唱秧歌》赢得现场观众一片叫好。“歌曲真好听,一个简单的‘哟’字明快又悠扬,饱含丰富的情感和高昂的情绪,让人着迷。”现场观看表演的大学生吴斐悦感慨地说。
  
  这首民歌是由当地著名的运河船工号子改编而来。“运河船工号子没有歌词,全靠喊唱,在凝聚拉纤力量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船工们的智慧结晶。”运河船工号子传承人陈仲魁介绍,这样的曲调对现代人来说也非常振奋精神、鼓舞人心。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遗如何不再是尘封的记忆?“最重要的是要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成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具体表现。”武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旅局局长张东博说,近年来,运河船工号子被多次搬上舞台、荧屏,在年轻人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德州,因运河而兴盛,素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的美誉。大运河德州段沿线分布各类不可移动文物179处、各级非遗669项、A级旅游景区15家,德州扒鸡、德州黑陶、红绿彩瓷器等“运河手造”产品名扬天下,这些构成了德州独特的地域文化。
  
  围绕大运河文化传承,德州下足了功夫:深入挖掘运河传统工艺、曲艺、民俗等非遗项目;大力推动国家级、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各级非遗传承人培训……
  
  “舟车辐辏说新城,古号繁华压两京。”作为一座在运河怀抱里成长起来的城市,临清市把运河文化、非遗文化、胡同文化以新型特色商业和文化业态植入老街巷,让人们直观感受厚重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让这座千年古县“火爆”出圈。

  “考棚街的牌坊、锅市街的竹器铺、竹竿巷的板搭门、碾子巷的汪家大院,老胡同里保留的这些古民居、老门楼等,不仅是群众的生活场所,更是临清千年变迁的历史痕迹……”听着临清运河文化宣讲团团长刘英顺的讲解,老胡同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变得立体、生动起来,昔日“繁华压两京”的临清如一幅画卷在游客面前徐徐展开。
  
  今年是刘英顺组织“临清胡同游”的第17个年头。为了将临清运河文化发扬光大,刘英顺将目光放在年轻人身上——他为家乡青年学子组织专场胡同游150余场,带领他们实地探访,去感受运河文化底蕴,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怀。
  
  目前,刘英顺组建的“党代表工作室+临清运河文化宣讲团”,招募了42名运河文化志愿者,已有多位学员能独立讲解胡同历史和故事。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