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业界之言:铁路四通八达 削弱小巴优势
http://www.CRNTT.com   2024-08-19 13:23:02


  中评社北京8月19日电/据大公报报导,香港公共小巴车主司机协进总会主席张汉华向《大公报》记者表示,本港铁路过往数十年发展迅速,不单在新发展区,亦在市区持续扩展,包括东铁过海段、屯马线、港岛线西延线及南港岛线等,削弱了红Van的优势,令乘客量不断下跌,车主及司机收入下跌,司机亦缺乏,加上成本保费等持续上涨,巴士公司的竞争,不少车主宁愿停运,节省人工及燃料等费用,比“揸一转蚀一转”还好。

  服务形象差 加速客流失

  他解释,因车主可向运输署申请暂不营运,即“晾车”,可暂不用交牌费两年,有需要时可再申请延长,这样留着车壳、挂住个牌,到适合时机再投入营运;有些车主还会省下翻新旧车的成本,索性“㓥”旧车换新车。

  对于红Van过往一直有“亡命小巴”的称呼,社会对红Van的服务和形象并不友好,亦是影响红Van客源的原因之一。张汉华说:“有得选边个想‘亡命’?加上现在的咪表都锁上了,时速过不到80公里。

  其实,早于2016年左右,红Van的经营模式已随社会进步而改变了,以前分得好散,俗称‘公海车’各有各做,埋线有站头。以前后车满客,超越前车都无问题;现在若后车追到前车,前车会被人闹,停在路口等客的情况已少之又少,已经与绿Van没太大分别。希望放宽多啲限制啦。”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