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太赫兹波首次用于青铜文物层析成像分析
http://www.CRNTT.com   2024-08-09 15:18:50


  中评社北京8月9日电/据科技日报报导,机械臂灵活翻转,一束束无形的太赫兹波悄然掠过三星堆青铜器斑驳的表面,将锈层下的秘密一一揭示……近日,在电子科技大学太赫兹科学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上演了一场现代科学家与古代能工巧匠跨越时空的“对话”,随着一幅幅包含丰富分子结构信息的“太赫兹指纹谱”出现在电脑屏幕,这件青铜文物表面不同层位的锈蚀产物、表面附着物等物质信息被科学家们获取。

  既要准确获取文物的制作年代、元素构成等不同信息,又要尽最大努力避免对文物造成损伤,一直是现代科学与文物保护研究的“矛”与“盾”。随着X射线、红外线等现代常规无损检测技术的突破,人们在“看透”文物的同时,如何原位、无损、整体地获取它的颜料、涂层等表层信息,正成为科研人员探索的新方向。

  实验室负责人胡旻率领的科研团队正与浙江大学、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博物馆等机构合作,利用自主研发的国际首套基于真空电子器件的太赫兹近场成像系统,对来自三星堆青铜器文物进行层析成像分析,这也是全球首次通过太赫兹波对青铜文物进行层析成像分析。

  “太赫兹波,简称太赫兹,是指频率在0.1太赫兹到10太赫兹范围的电磁波,其波长大概在0.03毫米至3毫米之间。”胡旻说。与X射线等具有电离特性的技术相比,太赫兹的光子能量极低,不会引起有害的电离反应,这使得研究人员在不损害文物的前提下,也能深入瞭解其内部结构和材料成分,并且对研究人员也不造成伤害,“它可以穿透绝大多数非金属物质,通过时域脉冲在物体内部的多层次反射,得到物质的分层结构信息,从而无需对文物进行切片。”

  实验室博士后张晓秋艶介绍,以三星堆青铜器文物的锈层识别为例,研究人员首先通过结构光技术快速构建文物的三维轮廓,绘制“数字地图”。随后,基于该地图,研究人员通过智能算法规划太赫兹波扫描路径,确保其能够垂直入射实现对锈层厚度的精确识别。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